2008-8-1
今年嵊泗贻贝“牛”劲十足:眼下已进入贻贝收割旺季,但嵊泗各加工企业开出的贻贝收购价,却一直保持在一个月前开割时的每斤5角5分左右的高价。嵊泗华利水产有限公司董事长於定华向记者坦言:“今年要想把贻贝收购价压下来有点难。”
记得2006年,嵊泗贻贝曾出现收购价降到1角1斤都没人要,以致万吨贻贝差点倾倒大海。为何2年后会出现截然不同的境遇?嵊泗县枸杞乡副乡长於其平表示,应归功于养殖思路的改变。
於副乡长告诉记者,一直以来,嵊泗贻贝养殖追求规模效应,侧重在养殖产量上做文章,结果最终陷入供过于求的境地。2006年下半年开始,嵊泗贻贝开始实行计划养殖,使养殖数量与市场需求对接,不仅养殖户所养贻贝被全部“消化”,而且加工企业的贻贝库存量大大减少,至今年5月,像枸杞乡这样的贻贝加工重点乡镇,大多水产企业贻贝库存量也都归零。去年下半年,嵊泗贻贝养殖又采取“稳量求质”的思路,重点在优质高效上下功夫,通过引进优质苗子,发展深水养殖,使得贻贝颗粒明显大于往年。
“质好不愁没人买。”枸杞乡养殖渔民老孔对记者说,“以前,养淡菜只想着数量多一点,结果产量交关多,但颗粒很小,只好求着加工企业收购,价格被压得低一点,也无话可说。现在,淡菜养得又肥又大,如果企业不收购,就自己晒淡菜干,照样可以卖个好价钱。现在我们不再求着要企业收购了,收购价自然低不下来。”
尽管收购价居高不下,但加工企业却是一个劲地“抢购”。
地处枸杞岛的嵊泗华利水产有限公司董事长於定华介绍说,由于今年贻贝颗粒大,外商相当看好,出口渠道增加了不少,不仅韩国、俄罗斯的一些老客户纷至沓来,而且,冒出了乌克兰、印度等国的好多新客户,贻贝出口订单络绎不绝。为此,他们专门花200万元新增了一条生产线,加紧加工贻贝,但还是很难满足出口需求。
位于嵊山的嵊泗县翔远水产有限公司董事长朱信国也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公司也收到了好多订单,估计出口价格不会低,所以,贻贝加工数量越多,企业创造的利润就会越多。”现在,这家公司也每天赶往枸杞“抢购”贻贝。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北方的一些水产企业也纷纷到嵊泗收购贻贝,据说,这些企业都在做贻贝罐头,也看中了嵊泗大颗粒贻贝,而且需求量相当可观。
来源: 舟山网 作者: 编辑: 朱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