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时值假期,可在岛城的许多单位、饭馆和街头卖力发传单的队伍里,或是在家教补习班里,都随处可见大学实习生们的影子。在如今高校毕业生整体就业环境不景气的情况下,很多人都希望借实习经验为自己增加就业砝码,或是借此打探一下市场,网罗一些“就业情报”,方便日后找工作。
实习打工瓶颈多
记者调查发现,大学生暑期实习打工大致可归结为体力型、脑力型两种,其中从事体力活的主要有清洁工、服务生、促销员、话务员等;脑力活的有文员、家教、翻译、网络销售、电脑编程等。
鉴于在校大学生假期实习存在经验少、时间短的特点,有些企业不太乐意接受这样一批新生,还有些精明的商家则打起了如意算盘,他们为大学生提供的大多是那种发传单、促销等体力活,还尽量把报酬压低。陈捷是在绍兴读中文专业的大二学生,放暑假回家时,本想找份文职方面的兼职,可是找了几天,发现那些单位提供的工作没有一样适合自己。大部分公司招的不是服务员、销售员就是发传单的,能稍微和专业知识挂钩的就只有家教了。后来他辗转找了份家教工作,“只能说相比发传单,家教对自己还有些帮助,也没那么累。 ”陈捷说。
提前认识社会最佳选择
无论是不是假期,家教从来就是大多数大学生实习打工的首选。虽然熟门熟路,可真操作起来学生们还是碰到了许多这样那样的难题。浙江海洋学院一位大三的学生坦言:“以前做家教的学生比现在少得多,家长选择面也小,就比较好说话,但现在做家教的多了,家长们是越来越挑剔了,价格也被一压再压没个标准。 ”
记者了解到,尽管在校生除了做家教,做促销和当服务员的也为数不少,但许多学生心底里还是不愿意做“端盘子、抹桌子”式的劳动,他们认为实习打工需要针对自身就业和未来发展全方位考虑。
徐晓晴是浙江海洋学院环境科学大三的学生,即将毕业的他毅然放弃了最后的假期,刚参加完海洋环保协会的秀山湿地调查,就马不停蹄地来到定海的某广告公司实习。 “我从小就喜欢传媒、策划这块,所以广告公司最适合我。现在找工作这么难,得先趁早充充电,为毕业创业打下基础。 ”说起实习最大的感悟,小徐表示,适合自己最重要。同时,在这期间也使他的抗压能力得到提升,交际圈子也跳出了学校。“不做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无知,实习是提前认识社会的最佳选择。 ”小徐感慨道。
增强自身实习“厚度”
尽管实习打工的种类繁多,但大多数学生都会采用相同的方法——走马观花式实习。而这样的方式,几个月下来收到的效果却往往并不理想。实习是一次大学生提前步入社会、感受社会的难忘旅途,如何把握住难得的机会,增强实习“厚度”,交上一份满意的就业“摸底卷”,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所谓的实习“厚度”,专家指出就是指在实习经历中学到的一些宝贵经验,锻炼得越多,它就越厚实。来自陕西的小孟,大三就开始在沈家门某船舶企业实习英语翻译,“虽然现在还在试用期,但我对自己转正有信心。 ”小孟说,“在实习中首先要摆正自己的心态,恰到好处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同时也要善于学习和总结,把简单的本职工作做好。 ”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实习都一帆风顺,由于缺乏社会经验,上当受骗的经历也不少。这就要求大学生们在找实习岗位时,多留一份心,努力提高自身的维权意识。
【作者】 见习记者 黄俊 实习生 顾白露 【来源】 舟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