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力六为 实干争先
大力开展“六讲六做”大宣讲活动
五个一百
您当前的位置 :嵊泗新闻网 > 海洋渔业 > 海水养殖 正文

嵊泗海水养殖,缘何后劲乏力?

2015-09-07 15:53:38 来源: 作者:

□记者 徐祝君 郑元丹 市民记者 陈鹏舟

      嵊泗海鲜,味道一只顶。不能说地球人都知道,但在长三角区域已形成共识。

      此次,我们“蓝色崛起群岛行”采访组到嵊泗采访时发现,让嵊泗人引以为傲的海鲜,如今也让一些嵊泗人感到些许的遗憾和落寞——

      网友“沈家湾传媒”是位离开嵊泗已有10多年的嵊山人,提到美味的海鲜,他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从上世纪50年代起,嵊泗海水养殖总是走在全市前列,海带、海参、鲍鱼、贻贝等,每次试养都在嵊泗率先成功,但时至今日,除了贻贝外,其他的产业都在哪?

      嵊泗海水养殖,缘何后劲乏力?这不仅是嵊泗人所关心的,也是舟山人想知道的。有人说缺乏专业人才,有人说市场开拓不好,也有人说安于现状才是根本原因。

      追寻着嵊泗人的遗憾,5月24日,我们找到了嵊泗县科技局纪检书记牟月军和嵊泗县海洋与渔业局总工程师周民栋,期望通过他们的专业眼光,找出原因所在。

                                                                专业人才:引不进留不住

      海水产品养殖形不成产业,是因为专业人才缺乏!嵊泗人对此深有同感。周民栋更是一针见血:嵊泗要引进人才,那根本就是不可能!

      在面朝大海的嵊泗县海洋与渔业局8楼办公室,作为嵊泗人的周民栋这样解释人才引不进的理由:要留人才,不外乎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但干事业哪里都可以干,讲感情难道只有嵊泗有感情?最终还要靠待遇,说白了就是薪酬。但就目前的嵊泗县财政来说,要做到这点几乎不可能。

      聊起嵊泗县人才缺乏的现状,当地的领导也很遗憾。为留住人才,嵊泗县采取“强留”人才政策,要求新进公务员服务5年才允许离开。

      但即便如此,留住人却留不住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嵊泗干部说:“领导顾虑新进的公务员要走,不愿去培养;而新进公务员因不被重视,谈何干事业的积极性。如此循环,何来人才?”

      周民栋在与记者交流时毫不避讳地透露,即便在海洋与渔业局,就海水养殖来说,真正专业对口的人也是少之又少。“人才引进、留住,关键还要用得上,如果用不上,再好的人才又有何用?”针对嵊泗人才的现状,该县科技局纪检书记牟月军与周民栋的想法不谋而合,他甚至悲观地认为:即便嵊泗能够引进一位专业人才,但没有好的平台,在嵊泗呆上几年后,也会在这个“绝缘体”中“闷”死。

                                                              安于现状,无力拓展市场

      对人才可望而不可求的悲观情绪,记者在嵊泗采访期间感受很深。但一个产业发展,并非只停留在人才上,嵊泗海水产品养殖从育苗到试养成功,屡次在全市乃至全省开先河,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

      探讨诸多嵊泗海水产品最终形不成产业的原因,牟月军和周民栋认为,除了人才外,关键还是人的意识,闯市场的胆魄。

      采访中,记者听到这样一个故事:上世纪90年代,一位外地企业家看中了嵊泗贻贝制作保健品,他出资金、出技术,嵊泗方面负责原料与生产,但提到市场营销,嵊泗方就“吓”住了。因为,这种保健药品在营销中需要大量的广告投入和网络建设,投资大,但结果却是未知数。“你说养殖贻贝年人均收入达到七八万元,你还会冒险去做没把握的事?万一失败,不是得不偿失?”周民栋说,渔民的性格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产业的发展方向。

      缺少闯市场的能力,缺乏承担风险的胆识,正因为此,自然而然决定了渔民对市场信息的不对称。

      一位嵊泗人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一位渔民捕上一条1.4公斤重的野生大黄鱼,以3000元的价格卖给一位收购者;而那位收购者在沈家门水产品市场一转手,价格升到3万元;另一位贩卖者把这条大黄鱼送到了广州,价格飙升到8万元……

      有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业人士说,嵊泗海水产品养殖形不成产业链,除了市场开拓外,关键还在于缺乏危机感、前瞻性。就目前贻贝而言,产品依然停留在鲜销、干贝和冻品上,目光只盯在现有市场,而忽略了潜在市场和未来市场。

      这位人士认为,未来市场必须要靠自己去培养,而且必须要在企业有实力的时候去开拓。他说到了一个典型案例,就是“纳爱斯”品牌的打造,当时公司未推出“纳爱斯”品牌,却在中央电视台大做广告,从而就占有了大量的市场份额。

      采访中,干部群众的言谈里或多或少地透露着嵊泗越来越被边缘化的落寞感。对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的建设,有位当地干部也坦言:阿拉对新区建设的信心指数不高。

      嵊泗产业在哪里?百姓的就业岗位在哪里?提高百姓的幸福指数在哪里?他们希望能够通过新区建设,找到符合嵊泗发展实际的出路。

                                                             借用“外脑”,多条腿走路

      嵊泗海水产品养殖缘何形不成产业?牟月军和周民栋都表示,因素诸多,除了人才缺乏、意识落后外,还包括海域等各方面的自然条件等。当然,他们也认为,通过努力可以把产业打造得更好。

      关于专业人才缺乏问题,从事科技工作多年的牟月军认为,在信息化、科技化发达的今天,完全可以借用“外脑”。就目前的海水产品养殖而言,嵊泗与多家外地科研机构合作,在产品研发方面根本不是问题。

      以嵊泗贻贝为例,目前尽管还是以鲜贝、干贝、单冻产品为主,但从更深层次来说,从贻贝中提取油质做成保建品,用贻贝壳外的足丝做成手术用的缝合线等高新技术均已成熟。

      “关键还是高新技术的转化、推广问题,相比其他地方,嵊泗的海水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牟月军在与记者的交流中一再强调仅代表个人观点,他认为嵊泗海水产品产业要进一步做大,首先要强化的还是嵊泗人的市场意识,包括渔民和领导者的意识。

      周民栋从海水养殖的角度出发,认为嵊泗海水产品的打造关键是增强“产业链的竞争力”,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市场营销手段。他以嵊泗贻贝为例,现在的养殖渔民,不仅要学会养殖,还要学会跑市场,通过专业合作社,一根扁担挑“两头”:一头是养殖场,一头是市场。“如果市场需要100公斤,今年就控制在95公斤,那在市场上就有价格话语权了。”“花钱搞科研,成不成功很难说。倒不如多研究现成的政策,向上争取资金。”周民栋从务实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他表示,在产学对接上,可以由政府或协会出面搭建平台,通过招投标实现产研对接,真正让科研为项目服务。

      随着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的建设,嵊泗海水养殖业何去何从?

      借用上海人常说的一句话:我白相侬,我白相我自己,我被别人白相。嵊泗人到底要“白相”别人,还是被别人“白相”,现在是选择的时候了!

(舟山日报2011年6月7日) 

编辑: 杨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