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力六为 实干争先
大力开展“六讲六做”大宣讲活动
五个一百
您当前的位置 :嵊泗新闻网 > 港口经济 > 港口开发 正文

港口大产业 嵊泗崛起新引擎

2015-09-07 16:28:33 来源: 作者:

    港口大产业 嵊泗崛起新引擎

     发展目标:努力把嵊泗港口建设成为宁波——舟山港北部港区对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服务港、组合港和核心港,建设成为无缝对接长江黄金水道江海联运的主要物流大基地和最佳服务大平台。

     两个大会前后召开

     7月7日,舟山市嵊泗县隆重举行庆祝嵊泗解放60周年大会,历届党政军领导多数到场;6月28日,嵊泗县首次举行港口产业大会暨港口经济发展论坛,国内外港航界的相关领导、专家齐聚一堂,为嵊泗港口产业发展鼓劲、把脉。会议期间,县委、县政府向原冶金工业部副部长黎明,原交通运输部林平亚副司长等对嵊泗港口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8位“功臣”表示诚挚谢意,并赠予嵊泗县港口建设功勋奖章。同时,为集智聚力推进港口产业持续发展,由中国港口协会、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等单位12位专家组成的顾问团宣布成立。由嵊泗县政府发起,浙江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同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宝钢股份有限公司等12家与嵊泗已有一定港口产业合作基础的相关企事业单位,在港口产业大会上共同发表了《推进嵊泗港口产业发展合作宣言》。

     战略目标已经确定

     这两个大会几乎同时召开,本身就体现了港口经济在嵊泗的重要地位。在港口产业大会上,嵊泗县委书记周艳作了主题报告,她提出,努力把嵊泗港口建设成为宁波——舟山港北部港区对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服务港、组合港和核心港,建设成为长江黄金水道江海联运的主要物流基地,进一步促进资源优势向现实经济优势的转化。到“十二五”期末,全县港口建设新增投资在120亿元以上,新建泊位13个以上,县域内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2.5亿吨、其中集装箱1500万标准箱。初步建设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综合物流区、长三角航运服务配套区和长江流域大宗散货中转储运集聚区。

     “以港兴县”创造奇迹

     嵊泗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方敏在接受采访时说,解放60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嵊泗历届县委、县政府深入实施“以港兴县”战略,港口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截至目前,全县已成功引进并开发建设了5个大型港口项目,累计已开发利用深水岸线15公里;已建成21个7万吨级以上的干线泊位,其中30万吨级、25万吨级、20万吨级超大型散货码头各1个,LNG专用码头1个,能靠泊当今世界上最大集装箱船舶的专用泊位16个。另外,还建成了9个2000~5万吨级的二程船支线泊位。已建成的码头泊位设计年总吞吐能力超过1.7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能力为930万标准箱。

     嵊泗港口产业发展30年,先后引进并建成了大宗散货海上减载基地;专业的矿石中转作业区;洋山深水港区集装箱码头项目更是浙、沪两地开展跨行政区域大联合、大协作的典范,事实上已经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港区;LNG接收站和洋山石油储运中转项目的建成运营,使长三角地区的能源战略得到了有效落实。

     得益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的大举推进,县域内的港口货物吞吐量迅速攀升。大宗散货以铁矿石中转为主,规模持续得到拓展。2001年之前,仅有绿华锚地的减载母船从事散货中转,2001年实现货物吞吐量206万吨。2002年以后,随着宝钢马迹山港区一、二期工程,绿华固定减载平台先后建成投产,2009年完成吞吐量7184.5万吨,8年内增长35倍。集装箱吞吐从无到有、发展迅速。2005年12月10日,洋山深水港区集装箱码头一期工程建成投产,到2009年底,4年内已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540万标准箱。油、气品码头运营良好。申港石油储运项目一期工程2008年建成投产,2009年完成成品油吞吐量103万吨,二期工程已于2009年初开始启动,近日将进入试运营阶段,一、二期工程总罐容量达到100万立方米;LNG接收站项目2009年10月投入生产,至今年3月底,累计接收LNG68万吨。

     得益于港口项目的建成运营,工程运输业、港口服务业等配套产业得到了有效的延伸与拓展,已经成为嵊泗实现产业结构提升转型的主要渠道。海运业得到快速发展。充分依托洋山深水港区、马迹山港区、绿华减载平台等项目,制定出台了扶持海运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在宝钢、上海港务集团等单位的大力扶持下,工程运输业务得到快速发展,截至2009年底,全县海运企业已达12家,总载重吨接近30万吨,其中万吨级以上船舶8艘,运力比2000年增长了15倍。港口服务业初显规模。至2009年底,全县共有12家企业在港区开展生产及后勤服务、船舶代理、货物代理、外轮供应等业务。洋山同盛联合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作为洋山深水港区配套服务产业的投资运作主体,已在港区内成功开展了旅游、物业管理、港区后勤、客运服务、拖轮等业务。另外,依托洋山深水港区的沈家湾客运码头工程已于去年正式开工;拟为港区集装箱船舶提供航修服务的大洋15万吨级修船基地项目也正抓紧建设。小洋北侧围垦工程进展顺利,经过近10年的争取与努力,目前已经上升为省级发展战略,小洋山岛北侧已经围垦出陆地面貌,待整体完工时,可形成陆地13万平方公里左右,将重点依托南侧的集装箱港区,发展集装箱综合物流业。计划依托洋山港巨大的中转量,开辟物流服务产业;发展集装箱的拆、洗、修、消毒、短距离搬运、堆放等增值服务产业;发展集装箱箱内货物的拼箱、装箱、检验、理货、加工、流通、仓储、配送等产业。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水运所副所长沈益华进一步告诉笔者,可以围绕小洋山岛北侧,发展污水处理、废物利用、机电修理等港口服务业;发展货代、船代、船舶供给和维护、拖轮等航运服务业;甚至可以发展餐饮、酒店、金融、保险、中介、法律、会展等配套服务业。这里必将成为嵊泗县下一步产业延伸、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谈起嵊泗港口产业的发展历程,方敏充满自豪,因为嵊泗的港口产业发展有着不少舟山乃至浙江的第一:1976年,嵊泗绿华锚地经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批准,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并被列为当时全国仅有的十处外轮避风锚地之一;2002年和2007年先后投产的25万吨级、30万吨级两个矿砂中转码头,目前仍是国际上少有的大型散货载卸码头之一;而位于嵊泗境内的洋山深水港区集装箱码头,更是创造了跨海大桥连接吞吐的奇迹。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的嵊泗港口产业目前对嵊泗财政的年均贡献率超过50%。

     产业发展诸多启示

     说来也许难以相信,嵊泗的洋山、泗礁、绿华三大港区居然分属三个口岸监管体系,这不仅在我国甚至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充分说明了嵊泗区域位置的重要性和港口资源的独特性。嵊泗县委书记周艳认为,在回顾嵊泗30年来港口产业工作所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带给我们很多的启示和信心。

     她说,资源的优化整合是嵊泗港口产业发展的方向。嵊泗虽然具备良好的深水岸线、航道锚地等港航资源,但与宁波——舟山港的核心港域相比,优势并不是特别明显。只有将嵊泗的资源优势与区位优势紧密结合,充分依托长三角地区尤其是上海港航产业的发展需求,才能使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合作开发的绿华散货减载平台、宝钢马迹山矿石中转码头、洋山深水港区集装箱码头、LNG接收站等大型港口项目,正不断吸引着世界的眼球,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我们嵊泗来说,岛屿得到了开发、土地得到了升值、税收实现了增长、劳动力就业渠道得到了拓展、产业发展得到了空间,同时也提高了知名度和美誉度,嵊泗的经济区位和海洋资源优势在全世界进行了充分展示,将给我们的区域经济发展带来更多机遇。对于长三角地区来说,嵊泗港口项目的建成运营,进一步完善了区域内大宗货类的运输体系。对于国家来说,嵊泗港口项目尤其是洋山深水港区的建成,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变了世界港口格局,特别是东北亚港口航运的格局,提升了我国港口的国际竞争力,加快了我国向“世界港口强国”迈进的步伐。

     周艳说,积极寻求上级领导的关心扶持是嵊泗港口产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关键。嵊泗地处海岛,基础设施条件差、缺乏专业技术人才、财力极为有限,正是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嵊泗发展港口产业更加需要得到省委、市委的高度关注和竭力扶持,也正基于此,嵊泗港口产业得已顺利地走过了这不平凡的30年。

     周艳认为,以更高的起点谋划嵊泗港口产业发展将是我们谋求新跨越的主要出路。嵊泗地处海岛,虽然港口岸线资源丰富,但远离大陆、腹地狭小,港口对当地国民经济的综合拉动作用无法与大陆港口相比。但是,一旦我们跳出嵊泗,就会发现已建成运营的五大港口项目在整个长三角地区集装箱、铁矿石和油气品等主要货种的运输体系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浙、沪两地联合开发建设的洋山深水港区是两省市贯彻落实国家战略决策的重要举措。LNG接收站、洋山石油储运基地的建成运营,也使我们国家的能源战略在长三角地区得到了有效的贯彻和落实。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嵊泗港口必须依托其独特的区域位置,站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高度、促进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高度、全国港航事业发展的高度来进行谋划,才能更为有效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区域内港口群对产业的拉动作用。

     发展机遇前所未有

     周艳在展望港口产业谋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时说,当前嵊泗港口产业正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国务院长三角区域规划出台给我们带来的机遇,规划将舟山的改革发展作为长三角地区重大改革试验的内容之一并上升到国家层面,明确提出设立浙江舟山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这为舟山群岛开发开放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和重要的平台,我们嵊泗已经有了一定的港口产业基础,这个机遇对我们嵊泗来说也是千载难逢的;二是浙江海洋经济发展带规划带来的机遇,规划将舟山群岛列入浙江海洋经济发展带的核心区域,给予重点支持,这将有利于嵊泗加快推进开发开放;三是“十二五”规划带来的机遇,海洋经济是浙江省“十二五”时期新的重要增长点,也是“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嵊泗作为舟山港口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省海洋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会进一步凸显、作用进一步提升,“十二五”时期嵊泗将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四是中央、省市领导对海岛在海洋资源、海洋经济中重要地位的认识不断深化,进一步加大了对海岛地区的支持和关注力度,为嵊泗县今后的港口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所有这些,都决定了嵊泗港口群将在新一轮的区域发展中承担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三战略不懈努力

     嵊泗县委副书记、县长虞国平在谈到具体措施时认为,要积极实施“3×3”战略。首先是不断深化三大课题研究:积极参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综合试验区的课题研究工作;加快推进嵊泗港口与长江黄金水道无缝对接课题的深化与落实;加强嵊泗港口群在浙江海洋经济发展带和舟山海洋开发试验区建设中如何打头阵的课题研究。其次是加快推进三大区域的开发建设:小洋北侧大围垦区域的建设、马迹山区域大宗散货物流岛的建设、绿华山港区的综合开发建设。第三是着力培育三大产业配套基地:小洋北侧围垦区域集装箱综合物流产业基地、LNG冷能利用产业基地以及泗礁本岛现代港航服务业基地的培育建设。

     继续落实“以港兴县”、建设现代化港口旅游城市的发展战略和目标,牢牢抓住发展机遇,抓好“两个对接”,把嵊泗打造成为长三角和长江流域地区参与国际航运和国际物流的“门户”。一是对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抓紧实施洋山深水港区北港区的北侧海域围垦,进一步完善现有港区的综合功能,同时加快洋山深水港区南港区的规划与建设,实现南北港区优势互补,联动发展,进一步巩固洋山深水港区的“门户”地位。二是对接长江黄金水道,打造长江流域的航运“门户”。合理规划嵊泗港口资源,发挥嵊泗港口禀赋优势,整合各类要素,实现与长江黄金水道在规划、物流、信息等方面的无缝对接,进一步开发港口资源,发展江海联运,把嵊泗打造成长江流域的航运“门户”。并且,以洋山深水港区为依托,以马迹山、绿华山、黄龙为重点中转基地,建设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对外贸易物流基地、临港产业基地和能源及大宗物资储运中转基地。

     推进临港产业、港口经济发展,积极参与融入长三角经济圈分工协作。一是以马迹山矿石中转码头和绿华山海上减载平台为基础,切实加快其他可以建设30万吨级左右深水岸线的开发建设,以尽快形成规模,发挥最大的经济效应,进而使嵊泗成为对接长江流域的矿石中转物流岛。二是充分利用泗礁港区的有利位置,倾力打造对接长江流域的能源、粮食、煤炭等重要战略物资的储运基地。三是在洋山深水港区开发建设的基础上,充分依托长江流域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加快大洋山岛侧的岸线开发,除建设部分专用化集装箱泊位外,重点发展临港工业、物流产业及旅游业等,满足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运输发展的需要,同时发挥“桥头堡”作用,更好地服务于长江流域和长江三角洲地区。

     加快发展港口物流业,通过培育和引进现代物流企业,加强港口物流设施建设,高起点规划布局物流园区,大力发展集装箱物流、能源中转储运、矿砂中转配送、化工品储运,积极发展船代、货代等航运服务业务。

     做大做强海运业,充分发挥政策和资源优势,拓展“海进江”运输业务,努力打造与长江黄金水道无缝对接的最佳平台,积极发展海运业和大型船舶修造等产业,为嵊泗县实现工业的重大突破作出贡献。

     虞国平最后说,今后一段时间是嵊泗港口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当前嵊泗港口项目亟需新的突破、配套产业有待整合升级。要实现预期的奋斗目标,嵊泗县将面临更大的挑战,肩负更大的责任,但嵊泗县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领导、专家的关心帮助下,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以坚定不移的信念,进一步推动全县港口产业的发展进程,为加快建成现代化的港口旅游城市作不懈的努力。

     嵊泗港口概况

     嵊泗是浙江省最东部、舟山市最北部的一个海岛县,居于我国1.8万公里海岸线的中心,处在国际远洋航线和我国沿海沿江 “T”型经济带交汇点上,是长江黄金水道连通外海的必经之地和唯一通道,是上海和长三角地区大宗物资江出海、海进江的前沿阵地和桥头堡。嵊泗由大洋、小洋岛群,泗礁、黄龙岛群等多个岛群构成,各岛群之间互为屏障,孕育了十分丰富的深水岸线资源,自然形成了大小洋山、泗礁黄龙、绿华花鸟、嵊山枸杞四个深水港域。适宜开发的深水岸段有9处,总长46.5公里,其中水深15米以上岸线36.5公里,水深20米以上岸线10公里。目前深水岸线已开发利用15公里,尚有70%岸线未利用开发。嵊泗港域航道畅通,港池宽阔,锚泊避风条件优越,国际航道横贯其中,上海港、苏州港等内河港至外洋的国际航道均从嵊泗穿过。进港航道水深条件优越,25万~30万吨级船舶可全天候进出港口。港域内有锚地10处,其中可锚泊10万吨级船舶的锚地有5个,可锚泊30万吨级船舶的锚地有3个。

     根据《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全县港口分为三大港区:洋山港区、泗礁港区和绿华山港区,至2009年底,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码头、宝钢马迹山矿石中转码头、绿华海上固定减载平台、LNG接收站、洋山石油中转储运等五大港口项目相继在三大港区建成投产。

     洋山港区:位于泗礁岛的西南、上海芦潮港的东南,处在长江与钱塘江交汇处。最近处距芦潮港16海里,距泗礁22海里。港域面积45平方公里,适宜开发的深水岸段有小洋山深水岸段和大洋山深水岸段,前沿水深大多在-15米以上,离岸约200米,可供开发利用的岸线约32.5公里,其中的小洋山深水岸段13.5公里岸线已开发完毕。

     泗礁港区:位于嵊泗列岛中部,建港条件优越,适宜建设深水港的主要有马迹山岸段和大小黄龙岸段。岸段前沿水域为众多岛屿所环抱,风浪掩护条件较好,水深条件优越,前沿水深达-20~-30米,水域开阔,是建设大型深水港的优良港址,可利用深水岸线约9公里,其中1.7公里岸线已用作宝钢马迹山矿石中转码头一二期工程。

     绿华山港区:位于泗礁本岛东北,距县城10海里,濒临长江入海口,水路至长江引水锚地10海里,至上海吴淞口60海里,南距北仑80海里。绿华山港区扼长江口之门户,是上海港北美航线和跨太平洋航线必经之地,港区内花鸟灯塔是远东第一灯塔,为国际航线习惯目标。港区内可建深水港的主要有绿华山深水岸段、绿华山锚地、花鸟深水岸段,共有岸线5公里。绿华山港内的绿华锚地为国际锚地,从1979年起一直作为上海港的减载站承担粮食、矿石等大宗散货的减载中转,现在锚地内建有固定减载平台。绿华山锚地同时也是我国沿海、长江诸港的减载港区和沿海、沿江的中转、候潮锚地。

     嵊泗县港口产业重点发展项目

     项目名称 项目概况 推荐港址基本情况

     煤炭储运配送中心 以长江流域沿线城市对进口煤炭的需求为依托,兼顾国内煤炭的分拨与配送,充分利用港口的水深条件,建设10~30万吨级的专用码头和相对应的堆场,前期可形成3000万吨的吞吐能力,投资强度为20亿元人民币左右。 拟选港址为马迹山西侧或东侧,可建设20~30万吨级的码头一个,3~5万吨级的码头两个,后方陆地已形成1000亩,经围垦还可形成2000亩以上。

     成品油储运中转基地 建设10~15万吨级的码头和相对应的储油罐,形成200万立方米以上的储罐容量,总投资规模约20亿元,可根据市场需求分期实施。 拟选港址为马迹山东侧、大小黄龙岛和绿华山岛,岸线储备均较充足,后方陆域需由围填或山地平整而形成。

     原油储运与中转 建设30万吨级以上的码头或建设用于大型原油运输船单点、多点系泊作业的相关设施,以及面向长江沿线的输油管道和原油储罐。以100万立方米的罐容规模,投资约16亿元。 拟选港址为绿华山锚地,充分利用其50米以上的水深条件、锚地良好的泊稳条件以及最靠近长江口的便利形成华东地区重要的原油战略储备基地。

     液体化工品加工中转 建设20万吨级左右的码头和若干5万吨级以下的中转泊位,并形成与之相对应的液体化工品储罐区。 拟选港址为大小黄龙岛,充分利用小黄龙岛即将形成平地的便利,可有效节省投资,岸线储备丰富。

     铁矿石储运中转 建设30万吨级的专用码头和相对应的堆场,前期可形成3000万吨的吞吐能力,投资强度为20亿元人民币左右。 拟选港址为马迹山西侧,与煤炭储运配送中心项目选址类同,将视项目推进情况确定,也可两个项目一并投建。

     洋山南港区综合开发 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的发展预留,根据国发(2009)19号文件提出扩大洋山深水港建设规模、规划铁路上岛等精神,类似于小洋山的开发情况进行综合开发。 经连岛改造,可形成的深水岸线接近20公里,水深均达15米左右,其中东侧5公里水深20米以上,可充分满足集装箱运输的发展需求。

     船舶修造基地 专门配套洋山深水港区外籍船舶从事航修业务,投资规模约4亿元。 洋山南港区的大塔饼岛,前期工程已经开始。

     小洋山北侧综合开发 配套洋山深水港区专门布局港口物流项目,围垦成陆工程正在加快推进,共可形成约13平方公里的陆地,相关港口服务类项目正在招募中。 已上升为省级发展战略,省属相关部门及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正按照省政府的指示,加快推进成陆工程和产业规划工作。

 

     LNG冷能利用产业 依托LNG接收站项目,利用LNG(-162度)在气化过程中产生的巨大冷能,开发低温粉碎、大型冷库、空气分离等项目。 LNG项目已投产,接收站旁边的陆域土地已形成,其中“中海油”正在做空气分离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海洋运输业 利用港口项目巨大的散货及集装箱吞吐量,大力开展中转业务的承运。 专门有扶持航运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欢迎运力注册。

     我们热忱欢迎国内外客商考察指导嵊泗港口产业发展,我们将提供周全的服务,积极寻求更加广泛的合作。联系单位:嵊泗县港口办,联系人:陈完章、徐海东,电话:(0580)5087710、5083710、5083580。(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2010年7月13日)

编辑: 杨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