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力六为 实干争先
大力开展“六讲六做”大宣讲活动
五个一百

土话土语把党中央精神说到农民心坎上——贵州“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的新实践

2017-11-11 00:35:58 来源: 作者:
图集

  新华社记者杨洪涛、骆飞

  “脱贫攻坚讲习所,干部群众你和我,就像当年见红军,看见干部不再躲,宣传政策讲道理,房前屋后种水果,党给我们拔穷根,日子越过越红火。”在党的十九大贵州代表团讨论时,毕节市委书记周建琨念了这段流传在黔西县村寨的歌谣。他还介绍了毕节如何通过农民讲习所讲清政策、思路和方法,把群众发动起来的。

  “你讲得很好。新时代的农民讲习所,赋予它新的内涵,这是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讨论时肯定了毕节的做法。

  “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名闻全国,遍布毕节村寨的农民讲习所踏上了新的征程。

  十九大送来“大礼包”,下一步咱要盘算该干啥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3)土话土语把党中央精神说到农民心坎上——贵州“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的新实践

  在毕节市纳雍县坪箐村高山生态茶园里,一位农民在记录农民讲师吴儒文宣讲的党的十九大精神(11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刘续摄

  “各位农民朋友,今天学学党的十九大给咱农民送来的‘大礼包’。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大家伙儿肯定吃上了定心丸,下一步咱要盘算该干啥……”

  11月5日,乌蒙山深处海拔2000多米高的纳雍县坪箐村高山生态茶园里,农民讲师吴儒文向村民们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听讲的村民有的坐在田埂上,有的站在茶丛中,有的带着镰刀背篓,有的还背着娃娃,但每个人都听得津津有味。

  近期,在贵州,无论是田间地头、院坝广场,还是村头寨尾、农家小院,这样的讲习情景随处可见。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4)土话土语把党中央精神说到农民心坎上——贵州“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的新实践

  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石门乡团结村七里冲组脱贫攻坚讲习点,村支书胡钧溥在向当地群众讲解十九大精神及相关的扶贫政策(10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对咱们寨子来说,是大好消息。现在咱们还没脱贫,政府正帮着重建房屋,还要搞乡村旅游,大家要配合,要加紧追赶……”

  在威宁县石门乡团结村七里冲脱贫攻坚讲习点,村支书胡钧溥向村民们做宣讲。10多平方米的小屋里挤着30多名苗族群众。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5)土话土语把党中央精神说到农民心坎上——贵州“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的新实践

  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石门乡团结村七里冲组脱贫攻坚讲习点,村支书胡钧溥在向当地群众讲解十九大精神及相关的扶贫政策(10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七里冲寨虽然偏远,但学习中央精神不落后,村民们很积极。”胡钧溥对记者说,寨子里一位81岁的老人听说要讲十九大报告精神,立即赶到讲习点坐在第一排听讲。

  “跟两年前相比,我们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前来听宣讲的苗族妇女王智英说,政府给寨子修了路,盖了新房子,还帮着搞产业,“相信我们的日子肯定一天会比一天好。”

  据介绍,自今年4月以来,毕节市已经成立了3896个县、乡(镇)、村级讲习所。

  在贵阳清镇市王庄布依族苗族乡小坡村,新时代农民讲习所还把讲习内容编成了歌谣。“一讲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和使命;二讲抢抓新机遇,振兴乡村富百姓;三讲如何快脱贫,践行‘三变’路可行;四讲共建和共享,德法并举治乡村……”

  村民们反映,这样的宣讲,好听、好记、好懂。

  当下,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的讲师们正通过群众会、板凳会、田坝会等形式把政策宣讲送到田间地头,把党的好声音送到群众心里,形成了学习宣讲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浓厚氛围。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1)土话土语把党中央精神说到农民心坎上——贵州“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的新实践

  在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洪水镇附廓社区附廓水库旁的一处农家院坝里,洪水镇党委书记李民赋为村民专题宣讲“生态文明建设”(11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刘续摄

  “菜单”“点单”相结合,“给农民讲习就是要用土话土语”

  11月5日11时许,黔西县洪水镇附廓社区附廓水库旁的一处农家院坝里,洪水镇党委书记李民赋为80多位村民专题宣讲“生态文明建设”。

  “乡亲们,附廓水库是全县几十万人的‘大水缸’,我们要保护好水源,造福子孙后代。”李民赋结合身边事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保护生态和环境讲了很多。

  “咱村史良清老人上世纪种下了这片森林,有了这些树才有了这一池清水。当年,那么穷,都种了这么多树,今天我们要守护好它,保护好这方水源。”李民赋指着周围的树林说。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2)土话土语把党中央精神说到农民心坎上——贵州“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的新实践

  在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洪水镇附廓社区附廓水库旁的一处农家院坝里,村民和正在宣讲十九大精神的洪水镇党委书记李民赋交流(11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刘续摄

  “书记,我们守住了‘绿水青山’,怎样才能变成‘金山银山’?”讲习中,一名村民发问。

  “问得好,大家想想,要是以前把林子破坏了,只剩下石旮旯,咋能留住土、留住水?这山上种的漆树,一棵树每年光割生漆就能卖几百元。林下种菌,今年收菌子的老板已付货款200多万元了。你说这是不是‘金山银山’?”李民赋回答完后,村民们都点头认同。

  52岁的村民史开明对记者说:“我们文化不高,干部们讲解时举身边例子,十九大报告我们就能理解了,与我们直接有关的就更愿意听了。”

  据威宁县委组织部长王方杰介绍,威宁县已建立起党政干部、科技人员、农民讲师三类讲习师资库。其中,党政干部类师资库由党政领导干部组成,重点讲党的方针政策、文件精神;科技人员类师资库由科技人员组成,重点讲农村各类实用技术;农民讲师类师资库推选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能吃苦耐劳的农民讲师组成,重点结合自身经历分享实践经验。

  “讲习采取‘菜单式’和‘点单式’相结合的方式。”王方杰说,一方面,县级讲习所送教上门;另一方面,乡村讲习所也可根据需求,从师资库中选择各类讲师到乡村开展讲习。

  “给农民讲习就得‘摆龙门阵’,就得用土话土语,他们听懂了,政策才会入脑入心。”吴儒文说,农民讲师团成员在党的十九大召开前、中、后集体培训了15天,“农民讲师就是‘翻译家’,要把中央精神‘翻译’成老百姓听得懂的话。”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6)土话土语把党中央精神说到农民心坎上——贵州“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的新实践

  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石门乡年丰村外景(10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大有作为,“要带领农民、推动农民奔向小康”

  连日来,“听讲习去”成了当地群众的要紧事,“新时代农民讲习所”成了群众口中“热词”,成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有效平台。

  10月28日以来,贵阳清镇市整合村流动党校、道德讲堂等资源,成立220多个“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市民讲习堂)”。

  “今天的大比武有意义!跟其他村的十九大精神演讲相比,我发现了自身的不足,回去后要继续学习,搞好讲习所,提高宣讲本领。”清镇市站街镇高堡村村支书李腾义说。

  李腾义说的“大比武”,指的是11月7日站街镇开展的“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技能大比武”,目的是选拔一批优秀讲师到村寨巡讲。当天,参赛者采取了演讲、小品、相声、快板、乐器演奏、唱歌等多种形式,受到群众欢迎。

  通过宣讲,不少群众对“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中国”“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等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发展方向充满期待。“党的十九大为农业、农村、农民发展指明了方向,希望国家尽快出台更具体、更有针对性的政策,帮助我们尽快振兴。”威宁县石门乡年丰村村民苏吉运说。

  实践中,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的运行机制也在不断完善。

  “讲习所就像‘脑袋’,解决思想问题;‘三级自治’就像‘手脚’,解决实践问题。”石门乡年丰村村支书陈大明说,两者相互配合,大家抱团发展,就能解决农村发展中的许多问题。

  周建琨说,接下来,毕节市还将对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新任务进一步深入讲习。

  贵州省委党校副校长汪建初认为,革命战争年代,农民讲习所是伟大的实践,它发动了农民、培训了农民、动员了农民;而在今天,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又有了新实践,它要带领农民、推动农民奔向小康。

  贵州省委表示,将进一步发挥“新时代农民讲习所”“新时代市民讲习所”的作用,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络。

编辑:嵊泗值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