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力六为 实干争先
大力开展“六讲六做”大宣讲活动
五个一百

嵊泗山海奇观——美丽乡村的海岛实践

2017-11-15 14:17:51 来源: 浙江日报 作者:

  山海奇观

  ——美丽乡村的海岛实践

  嵊泗列岛,与海,相拥相守;这里的人们世代耕海牧渔、傍海而居,如今,美丽海岛的建设大潮滚滚而至,造就了这一片山海中的人文奇观。

  2012年10月,《嵊泗县美丽海岛建设实施纲要》形成,美丽海岛峰会应势召开,“离岛·微城·慢生活”理念深入人心。

  2015年12月,编制完成《嵊泗美丽海岛建设“十三五”规划》,“一核、两带、诸岛”的全域建设格局,开启了美丽海岛的全新升级进程。

  2016年11月,全省美丽乡村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场会在嵊泗成功举办,嵊泗更加坚定:深耕海岛资源与文化,才能创建独具特色的美丽乡村。

  风从海上来,在蔚蓝大海的背景下,这里展现出生态与经济共赢的全域画卷,这里正奏响文明与美丽的和谐旋律。

  生态为底持久美

  在嵊泗,碧海金沙就是金山银山。

  正午时分,一艘岛礁资源保护船出发了。曾经,岛礁环境被破坏,海洋生物稀少,嵊泗全面实施封礁育贝、增殖放流,投放人工鱼礁,不断巩固“一打三整治”成效,马鞍列岛海洋特别保护区和国家级海洋公园建设持续发力。

  嵊泗人始终明白,生态是嵊泗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底色。

  着力构建蓝色生态屏:重点实施入海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海洋灾害监测与预警、海洋环境监测、渔场修复振兴四大工程。扎实开展“一打三整治”专项行动,推进马鞍列岛海洋特别保护区建设,全面实行封礁育贝,强化岛礁资源的保护力度。2016年,成功创建国家级海洋公园、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

  持续建设绿色氧吧岛:打造绿色优氧生态环境,深化“再造绿岛”工程,每年投入1000万元专项资金,开展全域范围山体复绿,建设沿海防护林,“一岛一植被”生态景观逐步呈现,整岛绿化品质明显提高。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5%以上,空气质量优良率全省领先,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县。

  打好环境整治组合拳:结合“洁净村庄”“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边三化”等专项行动,环境卫生成效显著,荣获全省首批“基本无违建县”称号。因岛制宜开展渔农村生活垃圾三化四分,推行“绿色账户”,实现渔农村垃圾分类建制村覆盖率100%。深入推进“五水共治”,实现渔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盖率100%,渔农户受益率95%以上。2017年重拳整治小微水体,在全市率先完成劣Ⅴ类水剿灭目标。

  山绿、海清、天蓝、优氧,成就了嵊泗特有的生态奇观。

  各美其美全域美

  在美丽海岛建设中,花鸟乡突破依靠传统产业和简单发展旅游经济的固有模式,发挥离岛优势,做足“海”字文章,探索以定制旅游牵引花鸟绿色发展之路,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华丽转身。花鸟岛,一个边缘海岛再生的故事,记录了嵊泗“一岛一韵”建设历程。

  点线面融合提升全域品质:嵊泗坚持“一岛一韵、逐岛推进”的全域景区化和“一村一品、连线成片”的美丽渔村建设路径,依托蓝色生态资源和海洋文化底蕴,以A级景区为标尺、特色村落为节点、慢行系统为轴线,实现沿线环境、村落景观和生态景区的无缝对接,推动美丽海岛串珠成链。

  点上,持续打造特色村落,将历史文化村落、精品社区与主题村庄打造有机结合,统筹项目与经费,因地制宜推进聚点成片,突显“一村一品”建设效果。先后打造了菜园镇基湖村、高场湾村、嵊山镇民富村、枸杞乡大王村、花鸟乡花鸟村和“东海五渔村”在内的10大特色村落,让传统渔村破茧重生、村村是景。

  线上,投资1.23亿元打造生态休闲、可游可憩的美丽海岛慢行线,建设沿海风景长廊,形成五渔村景区化示范线、花鸟岛码塔风景线、蓝海牧岛风景线、十里金滩风景线、洋山环岛慢行线等5条风情浓郁的美丽海岛风景线。

  面上,投资8100万元完成全县31个村庄民居风貌改造,形成“一村一韵”的风貌景观。点线面融合,一批人居优美、开放共享的美丽海岛新景区逐步形成。以“东海五渔村”为例,通过村庄环境整治、节点景观提升、休闲街区打造、美丽庭院创建、文化礼堂建设、慢系列环境营造等,形成了原乡会城、色彩边礁、黄沙绿洲、智慧田岙、东海石村等主题村落新景点,村级版演变为乡级版,产业、文化、旅游、社区相互叠加的功能不断显现。

  居业游并进建设主题岛:坚持以可控下的有序发展为原则,按照“宜居则居、宜渔则渔、宜游则游”的思路,个性化定位岛屿主题,逐步推进主题岛屿建设。花鸟岛近三年来累计投入近1亿元,保护生态环境、修缮古宅古道、打造在地景观、优化公共设施,传承渔乡文化,打好全域景区化组合拳,成功创建3A级景区,成为绿色低碳示范岛和海岛旅游示范岛。嵊山、枸杞岛依托蓝海资源和渔业资源,着力建设蓝海牧渔岛,已成为长三角蓝海旅游热点和第六产业示范基地。黄龙岛依托石景资源和古村文化资源,连续两年投入近5000万元,打造东海石村,成为渔俗风情旅游区。洋山岛依托区位资源,建设港口风情岛,成为上海人“一日游”目的地和海岛户外运动基地。

  此外,嵊泗坚持基础设施与环境容量、创意设计与海岛风貌相匹配,将海岛地域风情、渔村建筑风格、环保节能工艺紧密结合,探索“浙派海岛村居”形态,开展了泗礁岛“乐园民居”、枸杞岛“龙泉问居”等设计实践。强化民居设计服务,引导村民选型,营造型、色、街有机融合的浙派新渔村。

  今天,无论是上岛的游客、老兵,还是生活工作在岛上的人们,无不深切感受到这座岛屿焕发的全新生机。海岛,渔村,是托起嵊泗全域建设的靓丽风景,也成就了浩渺东海上的人居奇观。

  大众创业发展美

  辽阔蓝海,白色浮子密如繁星,渔船穿梭往返,这是“中国贻贝之乡”枸杞岛。传统渔业与现代养殖、蓝海休闲积极融合,“第六产业”风生水起。

  蓝色牧场上,渔民载着游客做起了休闲渔家乐;现代化的养殖场区,贻贝精深加工后送往世界各地;客栈民宿、“舌尖上的嵊泗”每天上演;电商体验中心,渔嫂们通过网络,将海产品直销给都市客群。

  生态产业蓬勃发展:在“两山”理念指引下,嵊泗全面推进美丽建设成果加速向美丽经济转化,渔农村产业结构日趋优化,已从单一的传统渔业逐步向多产业融合的方向转变。高度重视一、二、三产融合,全面启动第六产业示范区建设,成功创建国家级海上牧场示范区;引导乡村休闲产业集群化发展,逐步形成泗礁岛慢生活体验区、洋山岛运动休闲区、花鸟岛定制度假区、嵊山岛海钓体验区、枸杞岛蓝海休闲区、黄龙岛古村渔俗区等全域化乡旅格局;大力发展休闲渔业,做实渔家乐和海钓基地两张名片,优化经营管理,“公司+渔户”运作方式成效显现;推动渔农家乐向深度体验游转型,创新融合渔农作业方式、渔农产品加工与消费、渔俗节庆活动等,打造渔农家乐升级版。渔农家乐现已成为嵊泗乡村休闲主业态,被列入全省农家乐休闲旅游重点县。

  民宿产业跨越式提升:一家家小而美的民宿,遍布全域。普通渔宿、主题民宿、精品美宿,以7∶2∶1的三元架构,打开了渔民的增收空间,吸引了年轻人返乡创业。离岛民宿,正成为海岛美丽经济的品牌产品。截至2017年10月底,全县共有民宿861家,床位数16357张,占全县接待总量的82.9%,相关从业人员达6000余人,户均净收入16.5万以上。这几年,嵊泗人精心培育着自己的离岛民宿公共品牌,开展一对一设计服务,打造民宿升级样本。成立离岛民宿联盟,策划民宿主题游线,开展动静态推广,品质提升效果显著。同时,启动“民宿+”产业链打造。培育民宿+休闲渔业、民宿+海鲜养生、民宿+渔村电商、民宿+文创等新业态。实施民宿村景区化提升工程,成功创建省级农家乐精品村5个,市级民宿集聚村5个。打开民宿微投资空间,优化民宿公共服务体系,努力使嵊泗民宿成为海岛旅游民宿发展的典范。

  新兴产业更趋多元:传统产业迸发时代魅力,新兴产业则注入了全新活力。顺应“互联网+”“旅游+”新趋势,嵊泗的健康疗休养、渔村电商、运动休闲、文化创意等新业态应运而生。田岙村率先打开“互联网+”空间,建立主题邮局、电商体验中心、智慧服务中心,打造海上生态田园、着力推进“智慧乡旅”进程。石柱村航海广场、大王村海角一号、五渔村黄沙绿洲、花鸟村慢生活街区等相继运营。岛上年轻人纷纷返乡创业,成为美丽经济的新生力量。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嵊泗非常注重群众和集体共富导向,因村制宜,分类培育了多元化渔村经济业态,基本形成“一村一业”均衡产业链。2016年,渔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380元,城乡居民收入比1.6∶1,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舟山市领先。

  晨观东海日出,夜卧渔家听涛。如今,一种悠闲惬意的慢生活已经成为嵊泗渔村的主基调,渔民们实现了从卖海产品到卖风景、卖体验的转变,与此同时,也迈入了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新时代。

  共建共享风尚美

  锣鼓喧天,龙腾狮跃,这是一场由黄龙岛渔民们自编自演的开捕节,渔老大以酒敬天地,感恩大海的馈赠;渔嫂们以渔鼓祈愿,开捕鱼虾满舱。海岛的人文,随着粗犷的渔歌号子,穿越千帆渔港,穿过石村小巷,融入渔村百姓的寻常生活。

  党群共治:嵊泗在美丽海岛建设过程中,坚持党建引领、基层创新、群众自我的社会共治自觉。打通“最后一公里”,创建乐和社区,注重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实践推广“三事分流”自治机制,加快推进“三社联动”模式,基层治理结构体系明显优化。挖掘培育乡村能人、现代乡贤等“关键少数”。实施“美丽家庭”细胞工程,培养一批有文化素养、有创业激情、有技术专长、有宽广胸襟的美丽岛民,逐步让渔村重焕生机。

  文明共创:坚持“物的美丽”与“人的美丽”并重,实施“德润嵊泗”人文品牌培育,推行美丽海岛公众行为准则,推进“家风、家训、家规”建设,修订村规民约,引导群众树立“义利合一、身心均衡发展”的价值观。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人走进乡村,村民们自觉倡导道德礼仪,自觉传承文明乡风,健康、友善、和谐、共融的生活理念在渔农村落地生根。

  文化共承:嵊泗在环境打造、产业推动的同时,非常注重人文传承,不断推进海岛历史文化、渔乡渔俗文化、东海军事文化的传承保护,发展本土艺术文化产业。积极打造“一乡一品”文化节庆,菜园渔农民文化节、黄龙渔民开捕节、五龙东海渔村主题周、嵊山海钓节、枸杞贻贝文化节、洋山港口旅游文化节和花鸟灯塔文化节各具风情。打造“一社一品”渔农村文化阵地综合体,推动文化娱乐、教育教化、乡风乡愁、礼仪礼节、故事档案等进礼堂。500余支群众队伍成为乡镇舞台的主角,群众主动参与本地文化节庆和基层文明创建的良好氛围稳步形成。

  诗画浙江,风醇物厚;离岛微城,古朴新生;人海和谐,永续发展。在嵊泗,只要坚持美丽生态,坚持美丽姿态,坚持美丽业态,坚持美丽心态,岛居生活的幸福就一辈子都捡不完,这就是美丽乡村升级版的“嵊泗样本”,这就是“美丽浙江”的山海奇观。

编辑:吴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