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力六为 实干争先
大力开展“六讲六做”大宣讲活动
五个一百

嵊泗环境整治 打响乡村振兴第一仗

2018-08-29 09:19:00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图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嵊泗传媒”

  夏末初秋,踏上嵊泗黄龙岛,宛如走进一个“世外桃源”。

  面朝大海的中央广场上六棵大樟树分立两旁,为古朴、宁静的“石岛”添了不少生机。

  漫步在“一米巷”、渔人海岸、蜿蜒村道,无论是水泥路还是石板路,都干净得如同水洗过一般。转角又有惊喜,或是盛开的鲜花,或是渔网做成的篱笆,或是鹅卵石拼出的游鱼,让“石岛”多了灵动……

  一年不见,再见是惊艳!

  嵊泗县最新出炉的一份乡镇环境卫生擂台赛成绩单,也印证了记者的感觉:嵊泗黄龙,去年垫底,今年连续两个季度排名第一!

  是什么改变了这座昔日脏乱差的“石岛”?黄龙乡党委书记书记翁宇给出了答案:一场覆盖全岛的环境卫生整治大会战。

  环境卫生整治,就是一场“革命”

  “太阳当头照,路上咸水流;小小黄龙山,猪粪满沙滩。”这是嵊泗老干部摄影研究会秘书长王岳忠对昔日黄龙岛的印象。这回进黄龙岛采风,背着相机绕黄龙一圈后,他不禁感慨:“这真的是黄龙吗?”

  坐在民宿“石村船说”的落地玻璃窗前,望着窗外夕阳下的波光粼粼,三十年前曾在这片土地上工作过的王岳忠,讲述了黄龙的“过去”。

  到处是臭鱼烂虾、猪粪鸡粪,走路要踮着脚,一跳一跳地走;当年10岁的儿子跟着他上岛,船还没靠上码头,就捂着鼻子哭着不肯上岸……

  在黄龙乡收集的老照片中一幅“人在补网,猪在一旁”的画面,正好印证了当年黄龙的“邋遢”。

  如今,再从镜头中看黄龙,则是“东海有石村,街屋皆为景”。能让黄龙变得如此美,靠的是一场“环境卫生”大革命。

  嵊泗县委书记方敏说,环境卫生整治,于嵊泗而言就是一场“革命”。嵊泗伴海而生、因海而兴,富有“海味”的渔农村是嵊泗的最大特色,也是发展蓝色海洋经济和建设特色美丽海岛的根基。但脏、乱、差的生活和生态环境不仅阻碍了“品质嵊泗”“幸福嵊泗”建设,也阻碍了嵊泗美丽经济的提升。打响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向原始的、粗放的生活观念和习惯宣战,是乡村振兴必须打好的第一仗。

  今年3月,黄龙以争“第一”的决心,全面打响“垃圾剿灭战”。

  整治之初,干部汗流浃背地干,群众啃着玉米在边上看,吃完后随手把玉米芯子扔在地上。整治之后,群众主动要求整治屋边荒弃的空地,让杂草丛生的荒地变成精致的小景。

  整治之初,干部刚把路边杂物清除干净,群众又忙着把杂物搬回屋边。整治之后,看到干部干,群众跟着做。

  黄龙变干净的背后,是汗水与付出:装垃圾的编织袋用掉了3万余只,挖陈年垃圾甚至还有人被熏晕……

  “邋遢黄龙”的变身仅仅是嵊泗环境卫生整治的一个缩影。纵观嵊泗,每个岛屿、每个乡镇都在悄悄发生变化。

  洋山、枸杞渔用物资整治走出了新路子,码头、小仓库、旧船厂等,能利用的地方都划分“车位”,沿海马路和渔用场地上,毛竹、渔网、浮子等物资均分块摆放,用帆布包好,整整齐齐,像部队战士叠的“豆腐”块……

  确保整治效果,创新长效机制打擂台

  “侬家里东西整清爽点嘛,路里弄清爽了,家里也要弄干净点……”黄龙峙岙村71岁的吴元定,现在每天的事情就是在村里转悠,一旦发现哪儿环境卫生不好,立即打电话向社区汇报;如果发现整治好的又返潮,立即监督村民整治。确保环境卫生整治不返潮,峙岙村成立了一支7人组成的村庄监督队,每天分两组巡逻察看整个村子。“一开始阿拉被村民骂,讲阿拉‘拍马屁’,有时候特意把垃圾扔在阿拉面前。现在好了,老百姓理解了,弄得清爽,自己看看也爽快……”吴元定说。

  立足实际、因地制宜,一套套行之有效长效机制正在嵊泗各地生根。

  洋山镇创新实施“一二三”战略,即周一依托网格化平台,巡查确定卫生死角并整理上报;周二领导小组根据线索制定专门整治方案;周三为“固定打扫日”,党政领导带头,机关社区干部参与,社会组织协作,攻坚环境卫生重点难点问题。如今,“洋山”模式正在嵊泗推广复制,各乡镇结合日常“网格化”巡查,对排查出来的问题,详细记录点位、数量等,督促责任网格落实,限期整改。并每周选择一天为联动集中整治日,干部群众共同参与环境卫生整治。

  枸杞乡将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纳入中层干部锤炼工程和社区干部考核体系,推出中层干部“项目领办制”,每名干部包干一个社区,协调推进整治工作。通过社区干部“3+3”考核体系,推动社区干部想办法、动脑筋、抓落实。“党政领导抓整体、中层干部抓方案、社区干部抓落实、两级代表抓督查、群众抓房前屋后、市政公司抓大街小巷”的网状整治体系,让枸杞面貌焕然一新。

  黄龙乡峙岙有村庄监督队,各社区亦有“小战术”。南港社区村以网格为单位将妇女骨干和志愿者分成若干组,定期组织巾帼志愿者深入背街小巷、公共区域、家庭院落等地方巡查,发现问题及时记录、及时整治。北岙、大岙组建村级环卫整治巡查队,以各村德高望重的老党员和村干部为主力,落实分片包段巡查责任制,对各类反弹现象及时制止并限时整改……

  出台奖罚措施,确保“革命”胜利

  冒着烈日,嵊泗县退休老干部组成的环境卫生考核队又下海岛了,他们要为嵊泗各乡镇这个月的环境卫生排名表提供数据。

  “阿拉现在每个小岛统要走遍,每个月统要排出名次,做得好有奖,做得不好被罚……”考核组的一位老同志说。

  环境整治要取得长效,要奖更要罚。倒逼干部带着群众动起来,嵊泗县把全县7个乡镇所有行政村全部列入考核,实行月月通报,年终考核,环境卫生好的乡镇,有实打实的现金奖励,做得不好的,是实打实的现金扣罚。

  “今年4月,《嵊泗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长效管理办法(试行)》出台,环境卫生纳入各乡镇年度考核。环境卫生不过关,乡镇年度评优评先资格将被一票否决。”嵊泗县美丽海岛建设局局长应诗莹介绍,嵊泗县按在册渔农村人口和已申报临时户口的外来人员数,以每人每年150元标准,设立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长效管理专项资金。其中100元年初按人头拨付给乡镇,50元作奖励资金。做得不好的,就拿不到满额的专项资金,扣下来的部分则用来奖励做得好的乡镇。

  “环境卫生搞得好的,乡镇、社区村集体以及社区村集体班子及个人都能获得奖励,这意味着哪个乡镇环境搞得好,获得的经费和奖励就越多。”应诗莹介绍。

  碧海蓝天,嵊泗美颜。

  “每一个天蓝起风的日子,我都会想起花鸟岛!”或许,这是对嵊泗这场环境卫生整治战的最好评价。

编辑:吴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