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力六为 实干争先
大力开展“六讲六做”大宣讲活动
五个一百

乡村振兴看小康—— 枸杞乡:渔旅融合 打造海岛旅游新典范

2020-11-11 16:21:00 来源: 浙江在线-嵊泗新闻网 作者: 文\傅明燕 摄\杨晶晶

  【浙江在线嵊泗11月10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文\傅明燕 摄\杨晶晶)枸杞乡位于嵊泗列岛东部,凭借丰富的海岛资源,该乡的贻贝养殖业和旅游业最为突出,被称为“贻贝之乡”、东方“小希腊”。“十三五”期间,枸杞乡致力于将贻贝养殖业和旅游业融合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养殖业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拓宽了旅游业的发展道路,让群众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走得更加自信、更加坚定。

  登上枸杞岛,坐车沿着沿海公路前进,就能看到蓝色海面上那一片白色的“贻贝田”,场面壮阔,不禁让人感叹。贻贝养殖是枸杞乡传统优势产业之一,主要养殖紫贻贝和厚壳贻贝。截至目前,养殖面积1.68万亩,年产量8万吨,贻贝养殖户年均收入30万。养殖规模不断壮大,岛上成立了很多配套产业。

  在顺达海鲜食品有限公司,场地上晒满了贻贝,这些贻贝晒干之后就会打包发往全国各地乃至国外。该公司是全县3家规上企业之一,主要以贻贝加工为主,2019年产量700多吨,实现经济收益3600多万元。枸杞乡党委书记王燕说:“近年来,我们加强对企业的扶持,投入一定的环保技术资金,减免了疫情期间的税收。我们还举办了上海贻贝美食旅游推介会,开展贻贝进民宿、推动企业转型等,积极谋划和推广贻贝。”从养殖到加工、销售,枸杞乡已经形成了完善的贻贝养殖产业链。

  随着蓝海牧岛的声名远播,2013年以来枸杞乡的旅游业迅速发展,各种风格的精品民宿拔地而起,游客上岛一票难求、一床难求。2019年,枸杞乡旅游人数超14万人次,旅游总产值1.4亿元,民宿平均收入40万元,群众切实尝到了旅游发展的甜头。王燕说:“通过近10年的发展,枸杞乡旅游和贻贝养殖已经成为并驾齐驱的两大产业,这对枸杞岛居民的就业,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提升,枸杞岛也因此形成了宜游宜居宜乐的生活环境。”

  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优美的生态环境,而贻贝养殖在一定程度上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在“十三五”期间因为环境问题,两大产业进入了发展瓶颈期。如何把两大产业交融,在发展高品质旅游的同时发展智慧养殖,进而获得1+1>2的经济效益,是枸杞乡党委政府亟需破除的难题。王燕说:“‘十三五’期间,我们致力推进智慧养殖,包括养殖海区的整顿、养殖三权分置、环保浮子替代,还连续4年举办了贻贝文化节,把贻贝推广到上海、南京等地,就是希望把贻贝的概念完全融入到旅游理念中,使两者相辅相成。此外,2016年我们投资5000万元提出了打造蓝色海湾项目,以推进第六产业的发展。”

  蓝色海湾项目位于龙泉村和里西村,枸杞乡从环境整治入手,清理了路边的渔用物资,修复了沙滩海岸线,并且完成立面改造、完善设施设备,提升村落的整体形象。整个项目包括贻贝工厂、邻里中心、贻贝检测站等,吸引游客体验贻贝全产业链的过程。王燕说:“我们还布置了一些招商引资的项目,增加村集体经济,促进群众享受更多蓝色海湾项目带来的红利。”

  在奇观村渔用物资堆放场,所有的养殖渔船全部整齐架在船墩子上,周围建设了137个“房间”,用于分类摆放泡沫浮子、苗绳等养殖物资。这些原本堆放在路边、草丛、房前屋后的养殖物资,如今已经得到妥善安置。这也是枸杞乡贻贝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其中一个点。王燕说:“我们一直在考虑把这些养殖物资打造成为美丽乡村建设一道独有的风景线,所以建立了以奇观村、龙泉村为试点的2个养殖物资管理公司,以企业化的经营模式来推行小物业化的管理模式。”奇观村养殖物资管理公司总经理王军波说:“我们和养殖户签订了租赁协议,每户分一个船墩和一个泡沫浮子的笼子进行有序摆放,整理过程中可以清理大部分老旧物资,从而腾出更多的空间。”

  在养殖渔船上,我们发现每艘船都有一个二维码,据王书记介绍,这是他们的“身份证”,船上还有定泊系统。通过智慧养殖数字化平台,全乡1137艘船都纳入了系统监管,减少了三无船只和船只的流失,同时避免了渔船的私下交易。整个养殖物资场地总投资500万元,在旅游与养殖有机融合的背景下,今后养殖物资场地将全部按照这样的模式建设,将其打造成渔业的网红打卡点。王燕说:“在未来的‘十四五’期间,我们将把旅游做得更有品质,把养殖做得更加智慧化,使两大产业成为枸杞岛的风景线和金名片。”

编辑:吴晓燕
X
选择其他平台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