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九,金风送爽,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今年的重阳节赶在了寒露节气内,菊花盛开,霜染红叶,别有一番秋日美景。自古以来,民间便有重阳秋游、赏菊、登高、祭祖等习俗。后来,重阳节又添加了敬老、尊老的美意,大家纷纷把重阳节看作尊老节,登高赏秋,敬老感恩。
“九九重阳”寓意吉祥,重阳节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重阳节”名称始见记载于三国时代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的“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直到唐朝,其作为正式节日被命名为重阳节,唐朝诗文里描写重阳节的句子俯拾即是,如王维《九月九忆山东兄弟》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等。随后历经宋元明清,“重阳节”一直延续至今。2012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会议表决通过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每年农历九月初九被定为老年节,从此重阳节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
当前,我国的人口结构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变化。据《2023 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结果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9697万人,占总人口的 21.1%,其中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1676万人,占总人口的15.4%。此前,国家卫健委老龄司司长王海东曾在2022年9月20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我国老龄化呈现出数量多、速度快、差异大、任务重的形势和特点。面对老龄化社会,需要从多个层面入手,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老龄服务体系。2024年9月13日,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民政部副部长唐承沛介绍,将不断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加快推动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成熟定型,一是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总体安排,二是做好养老服务兜底保障,三是扩大和优化养老服务供给。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人们的知识、经验是全社会的宝贵财富,要支持老年人与时俱进、积极融入社会。其一,要鼓励老年人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把老年期当作可以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重要人生阶段,把老年人当作社会的宝贵财富、当作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资源、当作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依靠力量,从而积极创造社会价值。其二,要鼓励和引导老年人依托城乡老年协会等社会基层组织搭建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平台,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其三,要倡导终身学习理念,优化“智慧助老”服务,引导老年群体跨越“数字鸿沟”,激励老年人保持“老当益壮、老骥伏枥”的积极心态,进而发挥自身优势、为社会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