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的马迹山港。拍友张以成摄
嵊泗马迹山港口,海天一色。每当海潮涨起,一艘艘如同航母的巨轮满载铁矿石驶入港口。
这里是亚洲最大的铁矿石中转基地,亦是中国国门。海岛之上,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人坚守在此——中华人民共和国马迹山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移民管理警察。
随着《关于服务促进三角航运枢纽建设十项举措》推进实施和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范围扩大,马迹山港来往船舶和人员的查缉验证压力陡增。
驱车、乘船,四换交通工具,从杭州出发6个小时后,我们终于登上这座距离陆地50多海里的东海小岛。漂洋过海,我们跟着这群“艰苦不怕苦,离岛不离心,偏远不偏安”的移民管理警察一起守国门。
半夜登船,逐一核验船员身份
站在巨轮脚下,才知登轮不易。从岸边登船,舷梯长10余米,坡度近乎60度,侧面和脚下皆为镂空,虽然四周设有防护网,但汹涌的海水每一次拍打岸边,仿佛都是在提醒着我们不要轻易松开两旁的扶手。
凌晨,手表指针已指向1时。距离我们约定的时间还有10分钟,马迹山边检站的3名民警早已等候在1号泊位。
这一晚,我们的目标是对一艘刚刚靠港的新加坡籍货船登临检查。
按照出入境管理规定,只有完成人员身份核验,船才能开始作业。而在只有两个泊位的马迹山港,受限于航道安全,船舶只能在涨潮时进出泊位。错过时间,可能就要多出上万美元的支出成本。
为了让进境船舶无需等待、靠港即可作业,马迹山边检站直接将入境检查搬到了船上。
看着我们颤颤巍巍“爬”过来,民警高艳志一溜烟地先跑了过去。“抓牢扶手,一个一个过!”操着一口标准东北口音的他,扯着嗓子,拼命挥手,示意我们抓紧时间。
戴好头盔、口罩,在入口处登记好个人信息后,我们终于进入船舱。听闻检查人员到来,船员们早早等候在会议室。高艳志负责与船方进行沟通,查验对方证件。
“您好,请问您的姓名是什么,国籍是什么?”在高艳志的鼓励下,我们拿起一本船员证,打开个人信息页,用不太熟练的英语与船员交谈。
“朱安特,来自菲律宾!”对方一字一句回答。
我们将证件举起,与眼睛平齐。一边仔细核对着船员证上的每一个字母,一边隔着桌子,望向对面的船员,仔细观察表情,生怕出现一点差错。
22名船员查验完成。紧接着,高艳志又从桌面上拿起早已备好的船舶证书,对邮轮基本信息、航行轨迹、货物装载一一核对。确认无误,他指着表格上的空白处,让船长签字。
所有检查完成后,高艳志从背包中抽出一张中英文双语的《告船长书》。一张A4纸,正反两面,分别用中英文写明“申报船舶情况、不得擅自改变出入境时间地点航线”等6条注意事项。
“这是给你的。”高艳志一边递给船长,一边叮嘱着停留期间的注意事项。完成交接,入关的手续就结束了。
船上船员不下船。原本需要来回奔波才能办成的业务,现在不到15分钟,就可以完成船上全部22名船员的入境信息申报。“大大节省了时间成本和作业成本。谢谢你们!”离开会议室时,船长简德蒙冲我们竖起了大拇指。
记者(右二)跟随移民管理警察高艳志检查外籍船员证件。拍友张以成摄
检查船舱,每个角落都不放过
结束了船员船舶查验,我们又来到船舱,与另一组民警杨宏超和林金泽汇合,与他们一同进行船舱检查。
相比办理快速的通关手续,查验船舱就要仔细许多。
坐落于中国南北运输必经的黄金水域,嵊泗马迹山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亚洲最大的铁矿石中转基地。出入的船舶,90%以上来自澳大利亚、巴西两条航线。作为移民管理民警,守好国门是最重要的主责主业。
此时室外温度已经不到20摄氏度,然而舱内却仿佛蒸笼一样“烤”人。狭窄的通道、复杂的机械结构、堆积如山的货物,每一处都可能成为安全隐患的藏身之所。
跟着走进船员生活区,我们先趴在船员床底看了看,再走到驾驶室内,查看边边角角,甚至一些隐藏的角落。
“这些可不够。”杨宏超颇有经验。在他的指点下,我们掀开隐藏在地毯下的机舱挡板,然后顺着梯子爬到里面。
“你是怎么找到的?”我们吃惊地问。杨宏超说,常年的船舱检查中,他们早已摸清每一种类型邮轮的每一个重点部位。哪里有隐藏的空间,哪里便于藏人藏物,他们都了然于胸。
爬下去后,我们接过林金泽手中的红外线扫描仪,对可疑之处进行检查。当扫到摆放在角落里的一个箱子时,突然,仪器“滴滴”响了起来。
“什么情况?”我们的眼睛不由瞪大,“莫不是这箱子里塞了什么东西?”船员赶忙打开箱子,里面装满船员的备用物资。罐头、汽水……“虚惊一场。”林金泽松了口气,向我们解释,“大概是温度有点高,机器太灵敏了所以发出警报。”
一圈检查下来,我们背上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浸湿。站在甲板上,我们忍不住问:“为什么每次都要这样仔细检查?”
杨宏超告诉我们:“这几年,外轮偷渡案例屡见不鲜,走私物品也偶有发生。”去年,一艘邮轮停靠在岱山码头,夹带了违禁物品。最初的常规检查中民警并没有发现异常。然而在夜晚的临时检查中,民警通过船员微妙的表情变化,察觉出异常,最终凭着经验在船底搜出了违禁品。“要是没有查出,后果不堪设想。”
当最后一处检查点确认无误后,我们揉着惺忪的眼睛打道回府,此时时钟已经指向3时。
结对学习,提升英语对话能力
由于每天都要和来自世界各地的船员交流,英语成了每个移民管理警察的必修课。
听闻当天下午是雷打不动的英语课时间,临走前,我们主动申请也去“充充电”。
一进马迹山边检站执勤一队办公室,立刻就被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所吸引。大家两两结对,一问一答,互相纠正发音,提醒对话要点。
“这个词怎么读?”盯着教材上的英文单词“mutual visa-free”,我们有点纳闷。本以为自己已经通过六级考试,英语单词对我们来说不是难题。但当看到这些涉外英语的专业词汇时,我们也是完全摸不着头脑。
“这是‘互免签证’的意思。”在读出标准发音后,坐在一旁的民警自豪地解释。
从民警口中,我们了解到他们原本的英文水平并不高。最初得知要学习英语并必须通过专业考试时,许多民警流露出畏难情绪。“英语基础差、底子薄,若是完成不了任务,面子上也过不去,心理压力非常大。”一位民警说。然而,由于每天要和外国人打交道,英语是必备工具。于是边检站建立了每周学习和定期考试制度。两年多来,大家的英语水平被“逼”了出来。
令我们意外的,授课老师并非专业的英语教师,而是去年刚来的新人闫晓晓。一年前,闫晓晓从河南来到岛上。这个中国人民大学英语专业的优秀毕业生,怀揣梦想考进当时的浙江边防。
得知同事们要学习英语,她主动申请当起老师。每周二下午,雷打不动的英语课是她和大家的约定。“在‘勤学为荣懒学为耻’的氛围里,大家结对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她说。
离开马迹山边检站前,民警告诉我们,从部队转制的马迹山边检站,80%民警都来自外省。20年来,有人把妻儿接到了身边,一家人都成了新嵊泗人;也有人和家人分居两地,见面次数屈指可数。一批又一批民警,把这片土地当家,在学习中不断充实自己,渐渐找到了这份职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