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力六为 实干争先
大力开展“六讲六做”大宣讲活动
五个一百

我县构建生活垃圾分类全链条体系 提升海岛环境治理效能

2025-05-15 16:07:00 来源: 嵊泗新闻网 作者: 董梦媛

  【嵊泗新闻网5月15日讯】(嵊泗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董梦媛 通讯员:赵珈莹)近年来,嵊泗县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通过完善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压缩中转及末端处理体系,形成“四分类”闭环管理模式。目前,全县27个小区完成“撤桶并点”,分类收集运输能力基本满足日常处置需求,居民分类意识显著提升,垃圾分类成为改善县域环境、提升生活品质的重要抓手。

  在水晶苑小区,曾经楼道里堆满垃圾桶、垃圾乱扔的现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集中设置的分类投放点。在每天垃圾投放时间段,督导员都会守在投放点,打开垃圾袋检查分类是否正确,遇到分错的居民就耐心指导。“一开始很多人嫌麻烦,现在大部分人都会主动分好再扔。”督导员说。2024年起,海泽苑等小区还装上了AI智能设备,就像“电子督导员”一样,实时监控投放情况,提醒居民正确分类。

  近年来,我县建立“定时定点、分类收运”机制,在每天的规定时段,标有“其他垃圾”“易腐垃圾”“有毒有害垃圾”标识的收集车准时进入各小区及商铺集中区域。其中,单位食堂、餐饮店的餐厨垃圾由密闭式专车每日1-2次上门收集;居民小区及公共区域的易腐垃圾与其他垃圾实行“专桶专车”收运;有毒有害垃圾每月月中集中收集。运输过程严格执行“不串桶、不混车”标准,环卫工作人员在中转站同步开展二次分拣,确保各类垃圾精准分流。 

  垃圾收运至海滨西路垃圾中转站完成初步分拣压缩后,菜园镇、黄龙乡等四乡镇的其他垃圾经乡镇压缩车密闭运输至泗礁本岛垃圾转运站,与县城垃圾统一进行二次压缩,次日由13吨密闭式压缩车转运至定海团鸡山无害化处理。2024年数据显示,全县累计转运其他垃圾18830.24吨、餐厨垃圾1300.86吨,有害垃圾0.7吨由专车每半月收运一次,暂存后委托资质单位处理。作为垃圾分类“最后一公里”,我县构建了多层次末端处理设施:2018年投用的泗礁本岛垃圾转运站配备两台水平式压缩设备,年转运能力超3万吨;2017年建成的渗滤液处理厂日处理能力70吨,确保垃圾渗滤液达标排放;2005年启用的垃圾填埋场于2021年完成覆膜封场,生态修复成效显著。可回收物由县碧海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统一收运处置,真正实现“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全链条闭环管理。

  “垃圾分类的关键在前端源头减量。”县环卫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引导居民精准分类,可回收物、大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有效分离,不仅减少了终端处理压力,更从源头上降低了环境污染风险。随着全链条体系的完善,我县正以“分类精细化”推动“治理现代化”,为海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奠定坚实基础。

编辑:吴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