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区治理
近年来,为破解传统海域治理中存在的资源分散、服务效能不足等难题,嵊泗县以“航行的支部”海上党建为抓手,锚定“海洋强村”目标,通过重构海上网格管理体系,实现海域管理和服务效能显著提升,进一步深化海域治理,赋能产业升级。
“我们以党建为引领,将分散的养殖网格与海上网格有机整合,构建起‘支部领航、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三维共治格局。”嵊泗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通过设立海上党支部,并划分党员责任区,嵊泗县不仅实现了海域管理、生产服务、矛盾调解等职能的统一调度,更让基层党组织成为海上治理的“红色引擎”。自整合后,网格响应效率大幅提升,海上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也达到99%以上。
在具体实践中,嵊泗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海陆联动”治理模式。由海上党支部牵头,联合公安、渔政等部门组建工作专班,创新运用无人机巡航、数字化管理平台等技术手段,重点整治违规桁地、追溯历史航线轨迹,构建起“空中+海上+陆上”的全方位监管体系和“共治共管共享”的海上治理矩阵。依托该矩阵,日前在推进的海域使用金规范化征收工作也取得了新成效,党员干部率先垂范,不仅主动足额缴纳所属海域使用金,还深入渔区开展政策宣讲,成功化解群众疑虑。截至目前,已累计征收海域使用金160余万元,为海域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有力保障。
鲜活贻贝产品走进盒马生鲜等线下商超
此外,嵊泗县还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依托“航行的支部”海上党建金名片,汇聚各方技术、人才资源,促进本土产业蓬勃发展。比如,枸杞乡以“航行的支部”为桥梁,加强与贻贝加工龙头企业党建联建,充分发挥企业技术优势和本土资源优势,推动本地养殖户与企业合作互惠,并通过开发创新运输技术,优化提升产品保鲜能力,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实现鲜活贻贝覆盖全国30个城市、377家盒马鲜生门店,终端销售额近1600万元。
“现在不仅海上纠纷少了,我们的贻贝还卖到了全国各地,收入比以前提高了不少。”枸杞乡养殖户王师傅高兴地说。如今,嵊泗县正以海岛渔区实际为遵循,不断发挥“航行的支部”海上党建红色引擎作用,持续深化海洋治理新模式,推动蓝色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