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泗枸杞岛宛如一颗明珠,在碧海蓝天交织的梦幻画卷里散发着迷人魅力。作为“贻贝之乡”,枸杞岛陆域面积仅6.62平方公里,却拥有2.23万亩的贻贝养殖海区,贻贝产量在全国遥遥领先。
以护航“贻贝之乡”为己任,近年来,位于舟山市嵊泗县的枸杞派出所以开展海洋生态警务为抓手,建立健全“海域警长”机制,将警务工作与生态保护、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走出了一条具有海岛特色的生态经济高质量护航之路。
科技加持为苗种防盗“上把锁”
每年贻贝育苗的关键时节,对于养殖户来说是重中之重。曾几何时,不法分子受利益驱使,趁着夜色频频对当地育苗场和海上苗种养殖区伸出黑手。当时受限于技术手段,枸杞派出所依靠人力,常态化派遣全所三分之二警力开展夜间岸线巡逻,养殖户们也经常整晚在桁地蹲守保护苗种,大家调侃自己养成了“猫头鹰”式作息。
近年来,枸杞派出所深化科技赋能,为辖区养殖船舶安装同博定位仪,将数据接入舟山市公安局研发的“智治海安”系统,实现对养殖海域船只实时定位及误闯桁地预警。同时,建立无人机巡航+鹰眼巡视的立体化防护体系,利用无人机开展常态化空中巡查,精准识别养殖作业船只,并通过海域监控对养殖海区进行不间断巡视。
“以前每到下苗种的时候,总睡不好觉,这关系着一年的收成啊!”养殖户任阿伯说,“现在睡得踏实了,多亏派出所帮我们研究出的这些新技术,太感谢他们了。”
“声”入人心唤醒生态保护自觉
“阿伯,又带回来这么多垃圾啊,放到回收站里吧!”在码头巡逻的生态警长朱超峰碰到了出海回来的费阿伯。费阿伯是生态义警的一员,每次出海都会将海上垃圾捡起带回。
“以前初来枸杞,很喜欢这边的碧海蓝天,但这份美总会夹杂着格格不入的海洋垃圾。”朱超峰回忆过往,“当时大家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出海钓鱼或者养殖作业时,抽完的烟头、喝完的饮料瓶等等都是随手往海里一扔,好像大海就是个大号的垃圾桶。”
自开展海洋生态警务以来,枸杞派出所立足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转变单独发力为群策群力,组建7支生态义警队伍,由4名生态警长带领生态义警深入码头、养殖户家中,宣传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以及生态环境被破坏的危害性,通过全面覆盖、全户宣传、精准滴灌的多方位宣传切实提升养殖户群体的生态环保意识。
警企联动护航贻贝产业知产路
“朱警官,我这有个俄罗斯客户发来的合同,全是英文,我看不懂。听说你英语专业八级,能不能帮我看一下?”“阿姐,这上面基本没什么问题,我给你翻译一下……”
随着枸杞岛贻贝声名远扬,品牌价值与日俱增,为进一步助力产业升级、守护品牌形象,枸杞派出所创新推出“护企警官”模式,深入了解每一家贻贝养殖企业和商户的经营状况与需求,为企业普及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知识及各类侵权案例,解答知识产权方面的疑问,尽己所能解决各类难题。
他们协助企业申请商标专利、地理标志保护,用法律力量为贻贝品牌筑牢坚实防线,助力枸杞岛贻贝走得更远。
2024年,枸杞岛贻贝在杭州、上海、北京、广州等地路演销售,均获得热烈反响。目前,枸杞贻贝已成功入驻全国20多个城市近400家盒马鲜生超市,深受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