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15日,浙江师范大学党员之家实践团深入嵊泗高场湾村、金平村,泗洲塘村等地,以青年视角开展专题调研,深入探寻海岛“共富工坊”的文旅实践模式,为海岛民宿产业发展注入新思维与新活力。
红色引擎激活民宿新活力。浙师大实践团队依托“嵊泗旅游”微信公众号,精准筛选并调研了当地一批海岛“标杆”民宿,通过实地走访、座谈采访等形式,探寻党建引领民宿产业提质升级路径,例如米丘民宿融入非遗元素、挖掘海岛文化,创新开展各类研学活动,有效提升了服务品质与经营效益,成为党建引领下民宿转型的成功范例。期间,还为传统民宿在品牌打造、客源拓展、淡季运营等方面提供专业智力支持。
团建研学拓宽共富新路径。浙师大实践团队重点关注“民宿+”多元发展模式,深入走访森活民宿,了解“民宿+团建”模式在带动海鲜餐饮、在地文化体验等多元消费方面的典型做法,并与民宿主理人围绕“民宿+”特色模式展开务实探讨,并提出通过延长产业链、打造海岛渔俗等地标性农旅IP产品推动淡季资源转化,为破解行业季节性难题提供有益借鉴。
政校强强联动描绘新蓝图。浙师大实践团队聚焦金平村山乘汐野、無事等民宿,探寻解锁民宿高质量发展的独门秘籍。同时,嵊泗县文旅局以此次实践调研为契机,与高校党员力量紧密携手,着力深化“红色研学+民宿团建”特色品牌建设,持续探索创新模式,合力推动海岛民宿产业升级,让其成为开启嵊泗共同富裕之门的“金钥匙”,为海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