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逸,你瞅瞅这午晚餐的菜合不合客人胃口?”近日,嵊泗县南港村58岁的沈海央阿姨笑盈盈地走到钱仕逸面前询问当日民宿的菜单。曾在岛上打零工的她,如今已是“数字游民”基地的掌勺能手。“小逸他们来后,村里多了许多年轻面孔,咱们心里也跟着活络起来了。”
一直以来,嵊泗县黄龙岛面临着渔业衰退、人口外流、旅游低迷的困境,2024年1月,创客主理人钱仕逸团队启动“小岛共建计划”,围绕“共创共建共享”理念招募33位核心共建人,打造“参与式微旅居社区”。短短一年多,这座仅有2900人的岛屿,已吸引2500多位青创人才线上参与、40余位共建人深度扎根。咖啡酒馆、艺术商店、文学自习室正在重塑着小岛文化肌理,岛上年轻面孔随处可见,周末游客熙熙攘攘,共享单车、便捷外卖、沙滩景点等项目持续开发。曾经以渔业闻名的黄龙岛,如今在青年创客人才手中又焕发了新的生机。
黄龙乡的蜕变,在嵊泗县并非个例。今年,花鸟乡推出了“青年乡村共创行动”,聚焦“甜蜜经济业态”“海岛非遗文化”“浪漫氛围营造”“社区共创公益”四大方向,面向全国发起“青年给小岛的100个提案”征集活动。短短两个月内,组委会便收到102份征集提案,内容涵盖设计、非遗、文旅、社会创新等多个领域,投稿者既有独立创作者,也有来自高校、企业及机构的跨界团队,对于最后入选的20份提案,花鸟乡更是提供了深度支持并逐步推动落地。同时,该乡着力建设人才青创社区中心,以“短期驻留”为抓手,每季度围绕不同议题吸引青年创客人才赴花鸟推荐项目,提供人才施展才华与创意的土壤。在通过筛选与评估后,孵化为落地创业项目,以复合型创客人才循环体系凝聚同一领域的青年人才圈层,实现了青年创客人才聚力推动花鸟岛新型业态发展的有机衔接。
黄龙乡与花鸟乡的成功实践,正是嵊泗县大力优化青年人才创业环境的丰硕成果。今年以来,嵊泗县相继出台《新业态创客人才评价认定办法(试行)》《“蓝海云创”数字游民支持举措》《嵊泗县直播电商人才评价认定办法》等政策,通过培训、比赛、举荐、贡献“四认定”法,计划认定首批60名新业态创客人才和直播电商人才。这些青年人才不再拘泥于传统捕捞与旅游行业,他们聚焦产业链后端,精心打造富有海岛韵味的新业态品牌,借助直播带货、文创设计等手段,为嵊泗贻贝、渔绳结等海味特产插上“云翅膀”,使产品附加值提升100%以上。随着这些优质海产品与传统非遗销往全国,有效拓宽了海岛渔民的增收渠道,激活了嵊泗的产业新生态。
目前,青年创客人才已成为撬动产业升级、推动海岛共富的重要力量,下一步嵊泗县将继续整合县域资源,构建“数字游民”等青年创客人才群体从“引进”到“落地”全周期服务体系,吸引更多人才群体留岛创业创新,形成人才集聚效应,实现乡村振兴、青年创业就业的有效融合,助力传统产业向“渔旅融合”华丽蜕变,以实干创新的精神重塑海岛未来,让每一个小岛都闪耀着理想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