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泗新闻网8月15日讯】(嵊泗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董梦媛)近年来,嵊泗县菜园镇青沙村与金平村立足本地资源禀赋,以差异化路径探索乡村振兴之路——青沙村盘活闲置空间培育雅致新业态,金平村依托渔业特色打造美食旅居场景,不仅让旧村落焕发新活力,更实现村集体经济增长与村民增收双赢,为海岛乡村振兴提供鲜活样本。
青沙村以“盘活闲置资产、涵养乡村气质”为方向,将村内废弃仓库、机修房等闲置空间改造升级,引入咖啡、茶馆等新业态,推动乡村业态与人居环境双向优化。8月15日,该村入村口(青沙驿站下方)新增“火柴头咖啡”店,店铺虽面积不大,但暖色调装修与木质家具营造出雅致氛围,成为村民与游客休闲打卡的新选择。
店主覃国梁深耕咖啡行业近20年,坚持以“精品咖啡”为核心,不依赖花哨做法与添加剂,每季度更换国外进口咖啡豆(主打传统水洗、日晒及酒桶发酵类),且确保豆子烘焙后2个月内使用,以保证口感纯粹。“希望在海边村头,为来往路人端上一杯高品质咖啡,普及纯粹的咖啡文化。”覃国梁表示。
在村党总支的推动下,类似“火柴头咖啡”的新业态持续涌现,“鱼没有脚”“方圆茶馆”等店铺经整改美化后相继运营,实现“环境改善+经济增收”双重效益。截至2025年8月15日,青沙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176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154万元;未来,该村还将通过开设海边夜排档,进一步激发旅游与经济发展动力。
青沙村党总支书记顾朝辰介绍:“我们通过盘活闲置资产、引入多元业态,既优化了乡村产业结构,也增强了乡村内生动力,推动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与青沙村“雅致路线”不同,金平村依托百年渔业沉淀与山海风光,以“绿色渔港、休闲旅居”为定位,打造“山海美食+休闲旅居”特色路径。此前,该村虽有渔业优势,但因业态单一、规划不足难以留住游客;2025年以来,融合复古渔港风与本地美食的“金fan碗”餐厅率先亮相,多家海鲜排挡紧随其后,“吃海鲜、看海景”成为该村新标签。
为支撑业态转型,金平村搭建数字化智慧平台、完善基础设施,为文旅发展铺路。这一举措不仅改善了乡村面貌,更让经营者与村民共享发展红利。爱之味餐厅经营者房效兰从金海路上首家海鲜排挡起步,一年间便将店面从1间扩至4间,还拓展了小卖铺业务,“村委会帮我们整理街道、优化环境,现在整条街生意都好,我的收入也大幅提升,相信金平会越来越好。”刚开业两个月的海鲜排挡店主李龙也凭借“当天现捞海鲜”与“面朝大海的用餐环境”,迅速积累了大量客源。
截至2025年7月,金平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179.4万元,同比增长129.69%,海鲜排挡一条街已成为该村旅游名片。
青沙村的“咖啡香”与金平村的“海鲜鲜”,虽路径不同,却共同诠释了乡村振兴的核心逻辑:不盲目跟风,而是立足本地禀赋——青沙村以“小而美”业态涵养气质,金平村凭“鲜而特”优势激活渔业价值;不忽视“人与村”共生——村干部主动搭台盘活资产,经营者扎根乡村实现成长,村民在环境改善与经济增收中收获幸福感。
未来,随着青沙村海边夜排档开业、金平村文旅业态进一步丰富,两村将持续释放乡村活力,为更多海岛及全国乡村提供“以特色破题、以活力兴业”的振兴借鉴,让海岛乡村从“被遗忘的角落”转变为“承载梦想、留住乡愁的幸福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