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泗新闻网9月17日讯】(嵊泗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董梦媛)嵊山镇,承载着世代渔民的生活印记,却面临人口快速老龄化、老年家庭空巢化的现实挑战。截至2025年7月,该镇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户籍人口比例达46.3%,80周岁以上占比5.7%,独居(半独居)老人超260人,养老服务供需矛盾突出。近年,我县聚焦海岛居民核心需求,以文化传承为魂、智能服务为盾、医养融合为基,推出系列精准举措,让海岛养老从“保障型”向“享受型”转变,百姓幸福感在海风里持续升温。
83岁的郑信根是嵊山镇民生变迁的“见证者”与“分享者”。退休后,他因对家乡的深厚情感,主动成为嵊山渔俗风情馆义务讲解员,每当游客或学子来访,总能熟稔地讲述海岛渔俗文化与岁月变迁,遇活动邀约从不推辞:“我了解嵊山,愿意为家乡发挥余热。”这份精神满足之外,生活里的便民保障更让他安心——针对独居老人多的现状,嵊山镇为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免费安装家用智能监控,郑信根作为首批受益者,深切感受到科技的温度:“家里监控能随时联系子女,吃饭时他们能看到饭菜,有事儿及时沟通,好处很多,希望能多宣传,让更多老人受益。”
在嵊山镇,老年人的幸福感更离不开体系化的养老服务。对于无子女、生活困难的老人,当地不仅提供高于普通社保的养老收入,还由专门机构每日配送两餐且菜品定期翻新;子女在外、行动不便的老人,也能通过“居家+机构”模式解决照料难题。目前,该镇已建成1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总投入124.3万元,建筑面积约1592.5平方米,覆盖日托、全托、助浴、老年食堂等功能,设10张护理床位供短期托养,三楼、四楼的老年公寓还能容纳32位老人长期居住,成为海岛老人的“温暖港湾”。
为进一步破解养老难题,嵊山镇着眼“嵊山-枸杞”两镇资源整合,依托原镇幼儿园改建新养老机构“东海颐养之家”。该项目2025年1月开工,总投入700万元、占地2109平方米,目前进入收尾阶段,预计8月底迎首批老人入住。
“核心亮点是两镇养老资源一体化,建设与服务均对标最新标准。”嵊山镇行政副镇长余林介绍,机构配备无障碍设施、康复设备、便民理发点及阳光厨房,引入第三方负责日常运营,镇政府监管补贴,还能提供8个本地就业岗位。
医疗保障更是关键——与镇中心卫生院合作试点“医养结合”,设专门护理床位与护士站,医生护士定期上门为慢性病老人服务,真正让“养老”变“享老”。据规划,该机构共设55张床位,初期预计接待28位老人,入住率达51%,目标3年内提升至80%,除基础居住、餐饮服务外,还将开展棋牌、书画、手工等文娱活动及康复理疗、心理疏导等便民服务。
细节处更见温度,嵊山镇还织密精准服务网:委托“温馨家园”家政服务站,为56名90周岁以上老人提供每月200元标准的上门服务,内容涵盖陪伴聊天、洗脚、剪指甲;配送餐交由“益民家政”运营,每日为40名左右老人送中晚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负责监督餐饮安全。
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的举措,不仅破解了海岛养老的痛点,更以“文化+智能+医养”的融合模式,让海岛老人晚年生活更有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