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人员在预埋智能监控装置
近日,嵊泗县马鞍列岛白蚁防治综合治理项目通过国家级专家评审,被确定为全国首个“海岛型白蚁综合治理示范项目(在建)”。
马鞍列岛位于东海前沿,气候湿润、植被茂密,白蚁危害长期威胁着当地民居、文保单位及民宿产业。经前期调查,项目治理范围内共发现2科4属5种白蚁,白蚁危害单元112个,危害率达63.3%。2024年,总投资300万元的嵊泗县马鞍列岛白蚁防治综合治理项目正式启动,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治,构建起“生态修复+智能监测+精准灭治”三位一体的治理体系。
一年来,嵊泗县住建局联合全国白蚁防治中心、舟山市白蚁防治所等单位组成项目技术团队,在嵊山镇、枸杞乡、花鸟乡等项目实施核心区域采用环保型药剂与生物防治技术,避免对海洋生态及水产养殖业造成影响,并借力数字化技术,在重点公共建筑及危害严重的文保单位、宗教寺庙等安装智能监控装置445套,构建起蚁害监测网络,实现从“人防”到“技防”跃迁。
在枸杞乡军民广场,技术人员展示了智能监控装置的应用。该装置预埋在土里,通过诱饵吸引白蚁入内啃食传感器,随后自动识别白蚁种类,并将相关数据上传至云端。
“我们通过物联网传感器与大数据分析,构建了可视化管理平台,可实时监测蚁群密度、活动范围及治理效果,推动防治工作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警。”全国白蚁防治中心质量处负责人徐冬介绍说。
目前,项目已通过第一阶段验收,开始第二阶段施工,治理模式将从“集中攻坚”向“长效管理”全面升级。“我们将构建以‘科技赋能深化监测、生态修复巩固根基、全民参与形成合力’为核心的白蚁防控体系,为海岛生态保护与文旅产业发展提供持久保障。”嵊泗县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下一步,嵊泗将以实施项目第二阶段为契机,推动白蚁防治与海岛振兴深度融合,让“无蚁害”成为嵊泗生态旅游金字招牌,为全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海岛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