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力六为 实干争先
大力开展“六讲六做”大宣讲活动
五个一百

【海岛医者故事】周浩喆:进修强技再下沉 为家乡百姓谋福利

2025-10-20 16:38:47 来源: 嵊泗新闻网 作者: 董梦媛

  【嵊泗新闻网10月20日讯】(嵊泗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董梦媛)在嵊泗县人民医院,有一位90后医者始终以初心践使命,用专业护安康。他就是外科医师周浩喆——从抗疫一线的坚守到手术台前的专注,从外出进修的精进再到小岛帮扶的扎根,这位土生土长的海岛人,用“为家乡百姓谋福利”的信念,让越来越多海岛患者告别“跨海求医”的奔波,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早上8点不到,县人民医院的病房里已响起周浩喆的声音。他跟随外科医师团队逐床查房,对用药剂量、术后恢复、手术方案进行细致讲解,条理清晰的叮嘱与耐心的回应,一次次化解患者的疑虑,让病房里满是安心的氛围。

  结束查房后,他马不停蹄赶回办公室打磨手术方案、解答患者疑问,随后又身着手术服走进手术室开展气胸手术,全程专注严谨,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对医疗事业的敬畏。“周医生态度好、技术好,多亏了他,我的手术很成功,术后恢复得也很好。”这是患者对周浩喆的普遍评价,而这份认可,源于他多年来的坚守与付出。

  作为嵊泗县黄龙乡人,周浩喆2016年毕业后便投身医疗行业,先在舟山医院外科系统完成3年规范化培训,2019年9月怀揣着服务家乡的初心,正式回到嵊泗县人民医院。2020年,他主动下沉至嵊山卫生院帮扶3个月;疫情爆发后,他又作为首批抗疫工作者进驻感染病房,后续转战方舱医院一线,用行动筑起海岛防疫屏障。

  这份责任与担当,让他连续在2019年、2020年、2021年及2023年获评医院先进个人,2023年更被县卫生系统授予“最美医师”荣誉称号。

  “我作为一名嵊泗人,毕业之后回到家乡,就是想着为家乡的老百姓多谋点福利。”周浩喆曾这样说道。为了兑现这份承诺,他从未停下学习的脚步:2023年前往浙江医院普外科进修6个月,2024年又赴上海仁济医院专攻泌尿外科6个月。2024年11月进修归来后,他迅速将所学转化为服务能力,在医院常规开展泌尿腔内诊疗技术,覆盖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狭窄等海岛常见泌尿系统疾病,很快形成成熟诊疗体系。

  数据见证成效:2023年医院输尿管及膀胱手术仅23例,2024年增至27例,2025年至今已达87例(不含门诊患者),越来越多患者无需再跨海东奔西跑,在家门口就能得到有效治疗。

  “周医生去年去仁济进修了泌尿外科后,工作开展得相当不错,现在能单独开展钬激光碎石、膀胱镜、输尿管镜等工作,这对我们科室来说是个不小的进步。现在泌尿外科病人比以前明显多了,周医生忙的时候一个礼拜能做10台手术。”县人民医院外科副主任杨伟民这样评价周浩喆的成长。

  而这份成长,也离不开“山海提升工程”的助力——在省级专家的带教下,周浩喆的医疗能力持续精进。浙江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吴晓青表示:“4年前我来的时候,这里的泌尿外科只能做膀胱镜、处理简单的输尿管问题,今年看到了很大提升。我带过周浩喆两次,他做事认真,积极请教,手术时也会主动学习。”

  “国家提倡向上学习、向下下沉,整个医疗体系打通后,能让技术更好地流通。经过进修后再下沉到小岛,也能帮助行动不便的病人得到更好的医疗条件。”秉持着这样的理念,今年年5至10月,周浩喆主动参与花鸟乡“潮汐帮扶”,背着医疗包登上偏远小岛,把优质医疗服务送到行动不便的老人身边,用脚步丈量海岛医疗的“最后一公里”。

  从进修强技到下沉服务,从守护病房到扎根小岛,周浩喆用行动诠释着海岛医者的使命与担当。在他的身上,不仅能看到年轻医者对专业的追求,更能感受到海岛儿女对家乡的深情——他以己之力,为乡亲们的健康筑起一道坚实屏障。

编辑:吴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