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泗新闻网10月24日讯】(嵊泗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柴思蝶)近日,家住嵊泗县中医院后方爱洁弄7号的陈女士通过热线反映,她家外墙下常年放置的四个露天垃圾桶严重影响了她的正常生活,刺鼻的臭味、居民半夜丢垃圾带来的噪音让她“坐卧难安”,迫切希望有关部门能将垃圾桶迁移。

上午九点,记者前往现场发现,尽管垃圾桶内的垃圾已被环卫工人清运过,但刚靠近爱洁弄7号,一股难以消散的臭味便扑面而来。只见陈女士家卧室正下方的外墙边,摆放着四个绿色的露天垃圾桶,桶周围苍蝇飞舞。垃圾桶一侧的地面上,残留着一滩明显的垃圾污水痕迹,散发着令人作呕的臭味。过往居民无不掩住口鼻匆匆“逃离”。
陈女士无奈告诉记者,除了恶臭让她不敢开窗,半夜居民倾倒垃圾的巨响也常将睡梦中的她惊醒。“睡着的人,一下子被吓醒了。凌晨四五点的时候,还有老人打着手电筒在垃圾桶里翻捡废品,我们在楼上听得清清楚楚。”陈女士特别提到,今年夏季高温天气,垃圾桶散发的臭味更加浓烈,加之污水横流,让附近的居民苦不堪言。“垃圾桶再这样不处理的话,我精神也要衰弱了。”她表示,自己理解垃圾桶存在的必要性,但也希望相关部门体谅居民的难处,将垃圾桶迁移至更合适的位置。

陈女士曾就此问题致电所属的沙河社区,但得到的回应是“历史遗留问题,不好解决”,需要联系环卫所协调,此后便没了下文。为寻求解决方案,记者随同陈女士再次来到沙河社区。
沙河社区工作人员承认,该处垃圾桶问题由来已久。“考虑到周边散楼、私房比较多,而且老城区老年人扔垃圾方便与否的问题,这个点位一直保留着。”工作人员表示,社区目前正在积极需求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案,“我们考虑先看看有没有好一点的地方,既能解决陈女士的问题,又能方便居民扔垃圾。如果实在找不到合适的迁移点位,社区也会与环卫所进一步对接,在该处建造封闭式的垃圾房或者放置智能垃圾桶,减少臭味和噪音的影响。”

历史遗留问题不应成为推诿的借口。几个垃圾桶,让居民不敢开窗、夜不能寐,这样的“便利”实则牺牲了少数人的基本权益。城市管理不能图省事、怕协调。相关部门应尽快行动,科学选址,为垃圾桶找到不影响居民的“新家”。这既是对治理能力的检验,更是对为民初心的践行。嵊融帮帮团也将持续跟踪此事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