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泗新闻网11月13日讯】(嵊泗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董梦媛)为破解大风、大雾等气象难题对海上交通的制约,提升海岛客运通航效率,我县交通、海事、气象等多部门协同发力,推进交通气象监测能力提升工程。这一工程不仅将填补重点区域气象监测盲区,更将为海岛群众出行安全与县域经济发展筑牢气象保障屏障。

11月12日下午,记者跟随县气象局工作人员来到渔政码头,在办公楼顶层看到两台崭新的区域自动气象观测设备已安装就位并投入运行。工作人员介绍,这些设备如同“气象哨兵”,能24小时不间断捕捉温度、湿度、雨量、风向、风速、气压等关键气象要素,为精准气象服务提供基础支撑。

“通过测风测雾监测设备的覆盖,将弥补我县重点航线及交通码头上监控能力不足的问题,破解大范围海域预报精细性不够的问题,为我县交通航线特定区域、特定航线的预报提供更精准的气象数据支撑。”县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可鹏表示。

据了解,该气象监测升级项目于今年6月启动,共新建15个监测点,监测设施将全面覆盖全县5条重要航线,核心服务于交通局、海事处等海上交通管理部门,为其开展海上交通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此次监测设施升级,并非从零开始的建设,而是在现有气象监测基础上的进一步优化与延伸,将让气象数据的“眼睛”看得更清、更远,监测精度与覆盖范围实现双重提升。
在守护安全之外,气象服务的价值还深度融入渔业、交通、旅游等海岛共富产业中,既为人民群众安全和海岛海域安全筑牢气象屏障,也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让气象力量成为驱动海岛发展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