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力六为 实干争先
大力开展“六讲六做”大宣讲活动
五个一百

国家级名单,嵊泗首次!

2025-03-25 08:50:24 来源: 潮新闻 作者:

  舒信虎正在创作渔歌

  近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嵊泗渔歌传承人舒信虎名列其中,成为嵊泗县首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今年76岁的舒信虎是地道的嵊泗人,渔民出生的他,对嵊泗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渔业文化有着深切的了解和情感,十余年与海洋相伴的渔民生涯为他的创作注入了丰沛的生命体验。

  2003年,舒信虎创作了人生中第一支渔歌——《哥是舢板,妹是缆》,初次创作的成功让他坚定信心。2004年以来,舒信虎积极投身于嵊泗渔歌的保护和传承,做好带徒授艺、挖掘和整理传统渔歌、改编和创作新渔歌等工作。2016年,舒信虎入选第二批嵊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20年,入选第四批舟山市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021年,入选为第六批浙江省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舒信虎进学校为学生授课

  嵊泗渔歌从初期的渔民号子到2021年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离不开舒信虎50余年来的创作与传承。他在五龙乡开设“舒信虎工作室”“渔歌号子馆”等,致力于传承推广嵊泗渔歌,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嵊泗渔歌的创作当中。近20年来,他共整理和修复原生态渔歌60余首,改编和创作的《带鱼煮冬菜》《我的阿姐囡》等多首新渔歌作品多次获省级、国家级奖项。

  此次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舒信虎难掩激动之情。他表示,这不单单是一项荣誉,更是传承渔歌文化的使命号角。“我会继续专注于传承嵊泗渔歌,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让外界重新认识渔民群体,让渔民精神代代相传。也希望通过嵊泗渔歌进校园、建设渔歌工坊等举措,培养新一代传承人,让嵊泗渔歌永续流传,这会是我做得最有价值的事。”

编辑:吴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