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泗新闻网3月27日讯】(嵊泗县融媒体中心记者柴思蝶)近日,嵊泗县海洋经济发展局在插旗岗海域成功完成羊栖菜投放,标志着我县首个“立体式养殖”项目正式落地。这一创突破性实践通过构建“藻-贝-底栖生物”立体养殖新模式,实现海域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我县渔业发展探索新路径。
眼下,海上"春耕"正入佳期,插旗岗海域的“海上牧场”一片繁忙景象。养殖户们正抢抓时机,将羊栖菜苗编织进苗绳,投放入海。编织成片的苗绳在插旗岗海域绵延铺展,首尾相连纵深达十余公里。投放数月后,连片的苗绳网将形成壮观的海藻森林。“丰收时节每根苗绳上的羊栖菜产量可达百斤,每亩产出的利润可达3000元左右。”县鸿泽和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经理周峰哲说。
五十亩的海域上,漂浮着成片的蓝色浮球,蔚为壮观。每个浮球下面都有一个五至十余米不等的吊笼用于牡蛎养殖,同时海域内还底播养殖着小刀蛏。与传统单一养殖不同,立体养殖充分利用海域的垂直空间。上层的藻类为中层的牡蛎、底层的小刀蛏提供养料,形成海水立体养殖系统,海面绳结的设计、海水中的小型立体设计,使海水表面、中层得到有效利用,真正实现一亩海田抵得过三亩陆田。
周峰哲是嵊泗的羊栖菜养殖大户,今年他首次参与立体养殖项目,“过去我们各自养殖,效益有限。现在和生蚝、蛏子养殖户合作,上层海藻为中层牡蛎提供食物,牡蛎的排泄物又滋养底层蛏子,资源一点不浪费。”他透露,试验阶段虽只投放五十亩,但若成功,明年将进一步扩大规模。
近年来,近海养殖空间缩减倒逼产业升级。县海洋经济发展局选取五十亩海域开展试点,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指导,推动养殖模式创新。“立体养殖既能缓解用海矛盾,还能深度调节环境系统,同时提升渔民收入,是未来发展方向。”县海洋经济发展局水产养殖服务中心主任潘丽莎表示。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扶持渔业稳定发展。我县以“创新赋能传统渔业”,通过立体养殖等项目建设,加快构建“绿色高效”的海洋经济新格局。未来,我县将重点开展渔业养殖技术创新,全面推广生态养殖模式,持续优化养殖品种结构,着力提升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