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泗县因其特殊的地理交通环境,租赁(共享)电动自行车承载着70%以上游客的出行需求。然而便捷背后,暗藏“危机”,近年来,涉及租赁(共享)电动车交通事故同比激增35%,不戴头盔、违规载人、逆行扎堆等乱象,冲刷着这座旅游海岛的安全底线。
“嵊泗34个住人岛屿星罗棋布,管理难度较内陆呈几何倍增。”嵊泗县局交警大队大队长叶波坦言道。迎难而上,一场关乎游客生命安全的“治理突围战”打响——嵊泗公安主动联合住建、交通、市监等部门及乡镇开展租赁(共享)电动自行车专项整治行动。
7月1日起,专项行动正式启动,各部门当即成立租赁(共享)电动自行车专项整治工作专班,联合走访宣传、检查、摸底基湖村等租赁点,对租赁商户逐一告知整治要求,检查车辆是否改装、保险是否过期情况、头盔是否逐车配备等。这场自上而下的整治行动,为治理困局撕开突破口,完成32家商户1340辆车建档工作,查处非法改装电动自行车租赁商户2家,整改公共区域经营8处。
整治与宣传并举,嵊泗构建起“海陆空”立体宣传网络。游客一抵达沈家湾码头便会收到安全提示短信,交通场站、客运船上循环播放安全骑行宣传视频,安全提示台卡成为全县9000余间酒店民宿客房标配。左岸公路上空,无人机巡航喊话劝导半径覆盖90%热门路段,9套“智眼”系统全天候运作,有效填补了传统人工执法盲区。“客船上看了宣传视频,刚登岛就收到提示短信,头顶时不时还有喊话劝导,想违规都难。”上海游客张女士感慨。
执法过程中注重温度与教育相结合。整治期间,公安部门在重点区域和路段设置了5个一级勤务、5个二级勤务点位和26个志愿者文明劝导点位,严格贯彻“首违警告、轻微免罚”导向政策,累计开展教育警告1809次、文明劝导3300次,显著提升执法人文关怀,也为游客注入旅游温情。7月来,涉及租赁电动车交通事故同比下降57%,骑行头盔佩戴率从整治前41%跃升至90%。
“我们要让安全成为嵊泗旅游的新名片。”嵊泗县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嵊泗积极探索兼具智慧与温度的海岛交通治理新路径,确保每一程海岛之旅都能抵达安心彼岸,筑牢游客出行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