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精神为魂,筑牢强军根基。2025年9月3日,45个受阅方队以钢铁洪流之势驶过天安门广场,展现大国强军风采。受阅官兵以每分钟112步、每步75厘米的精准标准完成受阅任务,背后是数万人的严格筛选与数千人日均10小时的高强度训练。在地表温度45℃的训练场,官兵身着厚重礼服,以“自虐式”训练达成“百人如一人、一步一厘米”的标准,生动诠释当代军人艰苦奋斗精神。
回望80年前,八路军战士身着草鞋、手握汉阳造步枪,在冰天雪地中与日军周旋,子弹袋中常仅数十发子弹,打完便以大刀肉搏。1943年刘老庄82勇士弹尽粮绝时,用刺刀、铁锹与日军拼杀直至全部壮烈牺牲;东北抗联战士在严寒中长途跋涉,3天无粮靠野菜、草根树皮充饥,甚至从马粪中剥离玉米粒果腹。尽管时代变迁,装备迭代,但中国人“不怕苦、不退缩”的精神内核始终未变,成为强军兴军的坚实根基。
以科技为刃,锻造护国利器。九三阅兵中,东风-5C液体洲际导弹压轴出场,以“打击全覆盖”的射程优势,彰显中国捍卫和平的底气,印证“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的深刻内涵。80年前,我国先辈以“小米加步枪”对抗日军飞机大炮,汉阳造步枪射程不足300米,刺刀长度较日军三八式短15厘米,白刃战时常需以2人换1人代价取胜;1949年阅兵依赖收缴武器,还要应对国民党可能的空袭;1950年受阅部队在检阅结束后便即刻奔赴鸭绿江参战。
历经数十年发展,我国军事科技实现跨越式提升。如今,无人机集群可自主协同作战,高超声速导弹能突破现有防御体系,真正实现“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从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2025年东风-5C亮相,三代人接续奋斗,将“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转化为“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的实力,为国家主权与安全筑牢屏障。
以传承为脉,续写时代华章。阅兵式上,95岁抗战老兵见战机群呼啸而过,颤巍巍起身敬军礼,胸前勋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曾参加抗美援朝的68军老兵表示:“现在的祖国强大了,不会再有人敢欺负我们了”这句话既是对过往苦难的铭记,更是对当下和平的珍视。80年前的抗战胜利,是3500万军民以血肉之躯铸就;如今的国家强大,是一代代军人用汗水凝结而成。从“草鞋走长征”到“智能化协同装备”,从“小米加步枪”到“东风覆全球”,装备与技术在变,但“强国强军”的初心始终未改。
作为新时代青年虽无需再扛枪上战场,但“忠诚、刻苦、勇敢”的精神不会忘却。作为一名海岛基层干部,也要如同受阅战士和抗日英雄般将“75厘米步幅”练成肌肉记忆,将保卫家园昌盛祖国作为坚定使命,把每一个知识点学扎实,在全县创新发展进程中找准定位,立足自身领域,以脚踏实地的担当与百折不挠的毅力,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凡业绩。铭记历史荣光,扛起时代接力棒,方能让盛世如先烈所愿,续写民族复兴的壮丽篇章。